[发明专利]用于车辆驾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8159.0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9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朱昕彤;王勇;王曦光;杨昊;王真峥;鞠靖;杨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40/08 | 分类号: | B60W40/08;B60W50/14;G06F3/01;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褚敏 |
地址: | 100162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驾驶 情绪数据 方法和装置 皮肤电阻 运算结果 驾驶 模型运算 提示信息 预设位置 传感器 预设 行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驾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设置在预设位置的传感器获取驾驶者的皮肤电阻数据;将获取到的皮肤电阻数据导入到预设模型进行模型运算,得到运算结果;通过运算结果确定驾驶者的情绪数据;根据情绪数据发出提示信息和/或控制车辆的行驶。通过本发明,达到了根据驾驶员的情绪数据控制车辆驾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驾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驾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开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出行方式,车辆驾驶的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事故层出不穷,在驾驶者处于情绪异常状态,例如疲劳状态下,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因此如何及时发现驾驶者处于情绪异常状态,在发现驾驶者处于情绪异常状态时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是安全驾驶中十分重要的事情。
现有技术中,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值根据眼睛是否常闭和来判断,在驾驶员出现烦躁不安或极度悲伤等情绪的情况下,无法及时获得驾驶员情绪信息,如果汽车继续高速行驶的话,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针对相关技术中驾驶员在情绪异常时驾驶车辆危险系数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驾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驾驶员在情绪异常时驾驶车辆危险系数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驾驶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设置在预设位置的传感器获取驾驶者的皮肤电阻数据;将获取到的所述皮肤电阻数据导入到预设模型进行模型运算,得到运算结果;通过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驾驶者的情绪数据;根据所述情绪数据发出提示信息和/或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
在将获取到的所述皮肤电阻数据导入到预设模型进行模型运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收集预设数量的驾驶数据,其中,所述驾驶数据至少包括驾驶者的皮肤电阻数据和对应的情绪数据;对所述皮肤电阻数据和对应的情绪数据进行分类和去噪,得到分类数据;对所述分类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得到皮肤电阻数据与情绪数据的对应关系模型;将所述对应关系模型作为所述预设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数据还包括车辆的当前运行状态,根据所述情绪数据发出提示信息和/或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包括:判断所述情绪数据是否超过预设的提醒阈值,其中,所述提醒阈值为驾驶者在所述情绪数据下出现事故的概率超过预设概率的数值;在判断出所述情绪数据超过所述预设的提醒阈值的情况下,发出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情绪数据发出提示信息和/或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控制所述车辆进入自驾模式;控制所述车辆减速或停车;控制所述车辆打开双闪。
进一步地,将所述对应关系模型作为所述预设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每隔预设时间重新获取预设数量的驾驶数据;通过重新获取的所述预设数量的驾驶数据修正所述预设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驾驶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通过设置在预设位置的传感器获取驾驶者的皮肤电阻数据;导入单元,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皮肤电阻数据导入到预设模型进行模型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运算结果确定所述驾驶者的情绪数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情绪数据发出提示信息和/或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收集单元,用于在将获取到的所述皮肤电阻数据导入到预设模型进行模型运算之前,收集预设数量的驾驶数据,其中,所述驾驶数据至少包括驾驶者的皮肤电阻数据和对应的情绪数据;分类单元,用于对所述皮肤电阻数据和对应的情绪数据进行分类和去噪,得到分类数据;机器学习单元,用于对所述分类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得到皮肤电阻数据与情绪数据的对应关系模型;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对应关系模型作为所述预设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