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角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24964.X | 申请日: | 2017-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3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曹翔;秦亚兴;杜绍林;卓磊;卞雪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赛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32;B64C29/00;B64C3/00 |
| 代理公司: | 34134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晔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角 无人机 垂直 起降 方法 | ||
1.一种三角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三角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体,无人机体的机翼(12)前侧设置有前旋翼(22),机翼(12)后侧设置有后旋翼(23),所述前旋翼(22)和后旋翼(23)均沿无人机体的机身(11)方向设置,且前旋翼(22)能够向上转动90°,后旋翼(23)能够向下转动90°;所述机翼(12)端部设置有侧翼(13),该侧翼(13)为A字形,所述无人机体能够通过侧翼(13)立式放置;所述机翼(12)与侧翼(13)中部相连,侧翼(13)的下侧有V形开口,使侧翼(13)地面形成两个支撑点;该无人机的起降方法包括横向垂直起降方式和立式垂直起降方式,对于横向垂直起降方式和立式垂直起降方式中的降落方式,采用伞降方式降落;
其中横向垂直起降方式的起降过程为:
S1、将无人机的旋翼转轴切换到竖直方向,前旋翼(22)位于机翼(12)上方,后旋翼(23)位于机翼(12)下方;
S2、把无人机体平放在起飞平台,机翼(12)位于水平方向,准备起飞;
S3、通过操控装置控制旋翼转动,当所提供的上升力大于无人机重量时,无人机体向上升起;
S4、当无人机上升一定高度后,后旋翼(23)转轴向后转动90°,提供前进动力,然后使前旋翼(22)向前转动90°,使无人机进入飞行状态;
S5、降落时,对旋翼不提供动力,无人机处于滑行状态,然后转动前旋翼(22)和后旋翼(23)转轴至竖直方向,再次启动旋翼工作,依靠4个旋翼使无人机降落;
立式垂直起降方式的起降过程为:
S1、将无人机的旋翼转轴切换到与机身平行方向,前旋翼(22)与后旋翼(23)同轴;
S2、把无人机体立式放置在起飞平台,侧翼(13)支撑无人机体站立,准备起飞;
S3、通过操控装置控制前旋翼(22)转动,当所提供的上升力大于无人机重量时,无人机体被向上托起;
S4、当无人机上升一定高度后,后旋翼(23)加速,使无人机进入飞行状态,此时可依靠前旋翼(22)和后旋翼(23)提供飞行动力;
S5、降落时,后旋翼(23)不提供动力,降低前旋翼(22)转速,依靠2个旋翼使无人机降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体下方设置有旋翼安装架(21),所述旋翼安装架(21)的端部安装有旋翼舵机(221),旋翼舵机(221)的转轴与电机安装座(222)相连接,该电机安装座(222)用于安装电机(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体的机身(11)的腹部设置有伞舱(14),在伞舱(14)内放置降落伞(144),当伞舱(14)打开后,降落伞(144)被放出并打开,用于无人机的降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角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伞舱(14)下方连接有舱门(143),该舱门(143)一端卡接在伞舱(14)底壁上,另一端被开伞舵机(141)的门栓(142)压住,使舱门(143)处于关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角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方法,其特征在于:舱门(143)与伞舱(14)底壁卡接连接,伞舱(14)底壁端部为凸弧结构,舱门(143)端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凹弧结构,两者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角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143)另一端设置为阶梯状,该阶梯状接口与伞舱(14)底壁上的台阶配合;开伞舵机(141)的转轴连接门栓(142),当门栓(142)压住舱门(143)时,降落伞(144)被封在伞舱(1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角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伞舱(14)底壁为凸弧结构的一侧安装有弹簧(146),该弹簧(146)用于对舱门(143)施加推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角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方法,其特征在于:伞降过程为:在无人机飞行状态下,关闭旋翼动力,然后通过开伞舵机(141)使门栓(142)转动,舱门(143)在重力作用下转动,弧形接口(145)的凹弧和凸弧结构逐渐脱离,舱门(143)向下脱落,并把与之相连的降落伞(144)拉出,降落伞(144)遇到空气阻力打开,无人机体在阻力作用下向下掉落,并随着降落伞一起下落,实现无人机的安全降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赛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赛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49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