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9178.2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国;朱胜祖;乔贵州;陈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黄熊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摸屏是一种可以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触摸屏,其内部通常可以包含玻璃基板、触控电极以及电极引线,其中,触控电极可以包括发射电极以及接收电极,电极引线可以包括与发射电极连接的发射引线,以及与接收电极连接的接收引线。
随着人们对电容式触摸屏的无边框显示的需求,无边框电容式触摸屏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为了实现电容式触摸屏的无边框,通常,在设计电容式触摸屏时,可以选用透明材料作为电极引线,并将电极引线设计在电容式触摸屏的可视区域内。如图1所示,电容式触摸屏的电极引线设计在电容式触摸屏的可视区域内,其中,11为发射引线,12为发射电极,13为接收引线以及接收电极。这样,可以实现电容式触摸屏的无边框设计。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式触摸屏的电极引线通常比较细,导致电极引线的阻值比较高,因驱动芯片需要低阻值设计要求,则在电极引线阻值较高的情况下,只能将电容式触摸屏的可视区域的尺寸设计的比较小,减小阻值适应驱动芯片需求,这样,将无法实现较大可视区域的电容式触摸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中,由于电极引线的阻值较高导致的可视区域尺寸较小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导电层,其中:
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于所述基板上,包含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
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包含第一开孔以及第二开孔;
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包含第三引线以及第四引线;
所述第一引线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三引线连接,所述第二引线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四引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引线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层还包括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四引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还包括架桥;
所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第三开孔;
所述第二导电层还包括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所述第三开孔与所述架桥连接,并与所述第三引线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四引线连接。
优选地,与每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的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三引线的个数为1,与每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接的所述第二引线或所述第四引线的个数为1;或,
与每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连接的所述第一引线或所述第三引线的个数为2,与每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接的所述第二引线或所述第四引线的个数为2。
优选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发射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接收电极,所述第一引线以及所述第三引线为发射引线,所述第二引线以及所述第四引线为接收引线;或,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接收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发射电极,所述第一引线以及所述第三引线为接收引线,所述第二引线以及所述第四引线为发射引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线、所述第二引线、所述第三引线以及所述第四引线为透明导电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第一导电层;
对所述第一导电层进行蚀刻处理,形成第一引线以及第二引线;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蒸镀第一绝缘层;
对所述第一绝缘层进行蚀刻处理,形成第一开孔以及第二开孔;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第二导电层;
对所述第二导电层进行蚀刻处理,形成第三引线以及第四引线,所述第三引线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一引线连接,所述第四引线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二引线连接。
优选地,在对所述第一导电层进行蚀刻处理时形成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引线连接;以及,
在对所述第二导电层进行蚀刻处理时形成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四引线连接。
优选地,在对所述第一导电层进行蚀刻处理时形成架桥;
在对所述第一绝缘层进行蚀刻处理时形成第三开孔;
在对所述第二导电层进行蚀刻处理时形成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所述第三开孔与所述架桥连接,并与所述第三引线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四引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9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