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93904.6 申请日: 2017-06-26
公开(公告)号: CN107163133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发明(设计)人: 杜明;涂茂林;王震宇;樊凤娇;陈慧;郭子璇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7 分类号: C07K14/47;C07K1/34;C07K1/04;C12P21/06;A61K38/17;A61P9/12;A61P7/02
代理公司: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19 代理人: 佟蕊
地址: 116000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物 活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牛乳或者酪蛋白为原料制备具有降血压及抗血栓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以及睡眠不足、过度饮食、嗜烟和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血栓性疾病现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目前,心血管疾病在欧洲每年造成几百万人过早死亡,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越发显著。据调查,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男性为1.78%,女性1.10%,且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我国每年有近 35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 41%以上。

目前血栓性疾病属于主要危害我国居民生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诱因。用来治疗血栓的药物主要有肝素、华法林等,虽效果较好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血小板减少和引起出血等。同样,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为ACE 抑制剂( ACEI)类药物,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赖诺普利等,虽可以有效地抑制 ACE 的活性,降低血压,但是有明显的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降压过度、泌尿系统病变、咳嗽、味觉失真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副作用。认识到这些药物的缺点,人们开始研究开发更安全健康的降血压、抗血栓药物。在这种背景下,生物活性肽由于其吸收性好、安全性高的特性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已经有研究报道了某些肽类化合物可显著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者凝血酶活性,具有显著的降血压及抗血栓活性。按活性肽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非食源性肽和食源性肽两大类,其中非食源性抗凝肽已有较长的研究历史,而食源性抗凝肽的研究近年来才引起广泛的关注。

目前,从预防的角度来说,抑制相关生理系统关键酶或者关键因子的活性是开发降血压及抗血栓产品的主要切入点,是公认的较为理想的选择。对于降血压及抗血栓活性产物来说公认的最关键作用靶点分子分别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凝血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含有Zn2+的金属肽酶,Zn2+结合位点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催化反应的活性基团所在部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降血压肽)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部位的Zn2+结合使之失活,从而阻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催化水解血管紧张素Ⅰ成为血管紧张素Ⅱ, 以及催化水解舒缓激肽成为失活片段的两种生化反应过程, 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从最初1965 年 Ferreira 等从美洲茅头蝮蛇的蛇毒中发现第一个降血压肽到后期以牛奶蛋白、小麦胚芽蛋白、猪血红蛋白、鱼蛋白、米渣蛋白、芝麻蛋白等为原料采用体外酶解、生物酶解、体内消化等方式获得超过千种降血压肽。

水蛭素是较早被研究的可以抑制凝血酶活性的多肽,水蛭素与凝血酶分子表面上碱性氨基酸组成的纤维蛋白原识别位点结合,使凝血酶构型发生轻微改变,进而水蛭素与凝血酶的酶活性中心结合,从而抑制凝血酶的催化活性,阻止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采采蝇凝血酶抑制剂TTI是从采采蝇的唾液腺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比较N–端氨基酸顺序发现其与己经鉴定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其他天然抗凝剂无同源性。壁虱抗凝肽TAP是由6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酸性肽,可以与凝血酶的催化位点结合,分子结构与水蛭素类似,其通过与Xa因子结合,从而阻止凝血激酶复合物的形成,以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线虫抗凝肽是一系列小分子多肽,通过与凝血因子活性位点结合,来抑制凝血原酶或凝血酶合成。比伐卢定是一种合成的凝血酶抑制剂,属于水蛭素衍生出的小分子多肽。比伐卢定同凝血酶结合形成 1:1 复合物,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从而起到抗凝作用,但其抑制凝血酶活性的持续时间较短。美拉加群是一种纤维蛋白二肽类似物,其抗凝机制是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结合,可以竞争性直接抑制凝血酶。目前已报道的各类具有抗凝血功能的活性肽,有些本身是动物唾液或毒液的有效成分,尽管抗凝效果良好,但同时也可能具有强烈的副作用,存在安全隐患;有些抗凝血肽在天然生物体内含量极少,分离和纯化成本高,所以大多数多肽难以规模化生产;还有的抗凝血肽活性周期短、有的不能口服等。这些弊端促使研究者们极力开发食源性的抗凝血肽,而且这些抗凝血物质的开发都是从临床药物的角度进行的。对于血栓的早期预防,从功能性食品组分的角度入手是较为理想的手段。

多数食物蛋白质中都存在生物活性肽序列,通过酶解作用可将食物蛋白序列中的肽释放出来,得到多种具有生物功能或生理效应的活性肽。食源性抗凝血活性肽是指以天然动物或植物蛋白为前体物质,直接提取或进行再加工获得的具有相关生物活性的多肽。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凸显出重要意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3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