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作物信息遥感精确反演的非点源污染源强估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1829.1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6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太夏;王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7/62;G01N21/5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作物 信息 遥感 精确 反演 非点源 污染源 估算 方法 | ||
1.基于作物信息遥感精确反演的非点源污染源强估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连续的同类型同一物候作物的高时间分辨率遥感图像;
步骤S2,提取遥感图像的EVI时序数据,得到此作物的物候曲线;以获取作物不同施肥节点不同施肥类型的施肥量;
步骤S3,将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行ESTARFM时空融合,提取融合后遥感图像的EVI时序数据;
步骤S4,根据融合后的EVI时序数据得到作物不同施肥节点的种植面积;
在步骤S4中,时间节点t是否种植此作物类型i判别模型为:
式中,TAi为作物i的生长判定系数,EVIt为特征时间节点t的EVI值,EVIt0为植被生长起始点t0的EVI值,且tt0;判定时,如果TAia,则说明有作物类型i种植;
根据遥感图像信息计算此作物的种植面积:式中,Ai为作物类型i的种植面积,此公式中n为像元数,p为像元空间分辨率,q为判定为作物i的像元数;
计算在施肥节点时刻作物的种植面积,需要先判断在施肥节点时作物是否还有种植,因此,先根据判别模型计算根据TAik判断作物类型i在施肥节点k是否有种植,若有种植作物类型i,则此作物类型i在施肥节点k的种植面积Aik为Ai,若没有种植作物类型i,则此作物类型i在施肥节点k的种植面积Aik为0;
步骤S5,根据作物不同施肥节点的施肥量和种植面积,估算非点源污染源强;
种植区的土地分为平耕地和坡耕地,平耕地或坡耕地的种植面积计算过程:式中,Afi为作物类型i的平耕地的种植面积,n1为像元数,p为像元空间分辨率,q1为判定为作物i的像元数;
式中,Asi为作物类型i的坡耕地的种植面积,n2为像元数,p为像元空间分辨率,q2为判定为作物i的像元数;
依据估算模型计算出污染源强,模型公式如下:
平耕地污染源强估算模型:
坡耕地污染源强估算模型:
式中,Qf为平耕地农田产生的非点源污染物排放总量;Qs为坡耕地农田产生的非点源污染物排放总量;i为作物类型;n为总类型数;j为污染物指标类型,m为类型数;k为施肥的时间节点,pi为施肥的时间节点数,Aik为作物类型i在施肥节点k的种植面积,ωijk为作物类型i在施肥节点k施肥类型j的重量;εf为平耕地修正系数,εs为坡耕地修正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作物信息遥感精确反演的非点源污染源强估算方法,其特征是,将农田种植作物类型分为粮食、杂粮和蔬菜共三个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作物信息遥感精确反演的非点源污染源强估算方法,其特征是,对遥感图像进行S-G滤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作物信息遥感精确反演的非点源污染源强估算方法,其特征是,施肥类型包括氮、磷和氨氮3种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未经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18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