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择性检测海水中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1611.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曲克明;张旭志;单秀娟;李秋芬;张艳;丁东生;陈聚法;杨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44 | 分类号: | C12Q1/6844;C12Q1/04;C12R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性 检测 海水 溶血 弧菌 方法 | ||
一种选择性检测海水中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它的步骤包括膜过滤采集总菌、叠氮化钠处理采集到的总菌和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测定;所述活的副溶血性弧菌包括可培养状态和非可培养状态。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易于获得的叠氮化钠预处理死菌中的DNA和胞外DNA,使它们失去扩增活性,进而通过基因扩增实现选择性检测活的副溶血性弧菌;操作过程中无需特定光源设备和其它贵重仪器,操作简易,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检测海水中活的副溶血性弧菌(包括可培养状态和非可培养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嗜盐、耐热特征,主要存在于海洋、河口环境及鱼、虾、贝等生物体中,是沿海地区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从人类健康安全的角度出发,对水产品污染的可能性进行准确判断异常重要。到目前为止,多种分析检测方法得到了研究与应用,比如传统的培养法、免疫法,以及基于遗传物质信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生物传感器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法等,近年来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基于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的各种方法(Yamazaki W,Yuko K,RyokoU,etal.Evaluation of a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 for rapid andsimpledetec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naturally contaminated seafoodsamples.Food Microbiology,2011,28,1238;Zeng J,Wei H,Zhang L,et al.Rapiddetec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raw oysters using immunomagneticseparation combined with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14,174,123;Wang Y,Li DX,Wang Y,et al.Rapid andsensitive detec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nd Vibrio vulnificus bymultiple endonuclease restriction 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 technique.Molecules,2016,21,111;Wang R,Xiao XN,Chen Y,et al.A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basedmethod for visual detection ofVibrio parahaemolyticus within only 1h,from shrimp sampling toresults.Analytical Methods,2017,9,1695),较之于PCR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最低可以检测出1个拷贝的基因)和特异性,而且生化反应对模板溶液中的血浆、细胞残渣等干扰物质耐受能力强(Zhang X,Lowe SB,Gooding JJ.Brief review of monitoring methodsfor 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BiosensorBioelectronics,2014,61,491),是近期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大多基于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的检测方法,只能用于诊断被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目标微生物标识基因,不能有效确定该基因是否来自于活性(包括可培养状态和非可培养状态)副溶血性弧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类药材粉碎收粉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会计用废纸粉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