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0946.0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9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兰;祝玉洪;姜大川;曲嫣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23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其成分按重量占比包括以下物质:乳酸菌0.5%~1.5%,双歧杆菌0.5%~1.0%,果葡萄浆2%~5%,白砂糖3%~8%,淀粉3%~5%,维生素0.05%~0.15%,牛磺酸0.1%~0.3%,肌醇0.05%~0.2%,无机盐2%~5%,食用菌提取液2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中的两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提取液为灵芝、白牛肝菌、银耳、香菇、猴头菇中的两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的成分组成为NaCl、柠檬酸鈉、KH2PO4、K2HPO4、CaCl2,其占比为1:1:1:1: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态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的成分组成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其占比为3:2:20:120。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生态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食用菌提取液处理
A、预处理:取灵芝、白牛肝菌、银耳、香菇、猴头菇中的两种或几种,自然条件下风干备用;
B、粉碎:将选取好的食用菌,用粉碎机粉碎并过筛;
C、浸提:将打磨好的食用菌粉与水按比例文火煮沸;
D、离心:将浸提物离心,取上清液备用;
(2)发酵处理
A、配置及灭菌:配制液体培养基并高温灭菌;
B、发酵:将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厌氧发酵;
C、终止:发酵pH值达到设定值、有效总活菌数达到设定值时,发酵终止;
(3)成品处理
A、调配:向发酵液中加入过滤除菌的维生素、牛磺酸和肌醇,混合调配;
B、灌装:将复合调配液灭菌,灌装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态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A步骤中,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果葡萄浆2%~5%、白砂糖2%~4%、淀粉3%~5%、无机盐2%~5%、食用菌提取液20%~40%、余量为蒸馏水,115℃、灭菌20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态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B步骤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与液体培养基的接种比例均为3%~5%,厌氧发酵条件为:25℃~37℃。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态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C步骤中,pH值的设定值为3.5~4.5,有效总活菌数的设定值为2-10*108CFU/mL。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态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A步骤中,按重量占比加入的维生素为0.05%~0.15%、牛磺酸为0.1%~0.3%、肌醇为0.05%~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09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