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纤导光的太阳跟踪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2280.0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3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阳;张丽;刘丕丕;曹国栋;徐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G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太阳 跟踪 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光纤导光的太阳跟踪传感器,包括采光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所述采光模块主要包括精定位采光模块和粗定位采光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光电元件和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定位采光模块包括凸透镜(1)、镜筒(2)、光纤固定管(3)和四根精定位光纤(41-44),凸透镜(1)安装于镜筒(2)的顶端,四根精定位光纤(41-44)的入射端通过光纤固定管(3)固定于凸透镜(1)的正下方,四根精定位光纤(41-44)的中心连线为正方形,定义四根精定位光纤(41-44)所处的方位分别为A、B、C、D四个方向,所述镜筒(2)的中心轴线与四根精定位光纤(41-44)的端面垂直;
所述粗定位采光模块包括四个沿圆周方向均布在镜筒(2)侧面上的粗定位光纤组(45-48),四个所述粗定位光纤组(45-48)分别位于A、B、C、D四个方向上,每个粗定位光纤组中的粗定位光纤数量相同,所述粗定位光纤的入射端面从镜筒(2)内穿过镜筒(2)的表面,每个粗定位光纤组中的粗定位光纤的入射端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并且粗定位光纤的入射端面的垂线与镜筒(2)中心轴线的夹角大于αmax,所述αmax为粗定位光纤的最大入射角;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四个光电池(61-64)、暗盒(5)和电路板(7),所述镜筒(2)位于暗盒(5)的上表面,暗盒(5)内设有四个暗格,四个光电池(61-64)分别置于四个暗格内,且四个光电池(61-64)分别处于A、B、C、D四个方向上,所述电路板(7)设于暗盒(5)内部底面,且所述光电池(61-64)均集成在电路板(7)上;
位于A和C方向上的精定位光纤的中心线、粗定位光纤的中心线以及光电池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B和D方向上的精定位光纤的中心线、粗定位光纤的中心线以及光电池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四根精定位光纤(41-44)和四个粗定位光纤组(45-48)组成四个采光组,每个采光组包括一根精定位光纤和一个粗定位光纤组,并且所述精定位光纤和一个粗定位光纤组的导出端均穿过暗盒(5)的上表面进入暗盒(5)中,四个光电池(61-64)分别与一个采光组连接,每个光电池与和其位于同一方向上的精定位光纤的导出端相连,并且与位于所述光电池对面方向上的粗定位光纤组的导出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导光的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太阳光正入射时,凸透镜(1)聚焦光斑在四根精定位光纤(41-44)的入射端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d满足:r’为精定位光纤纤芯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导光的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精定位光纤(41-44)的入射端面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L,
R为凸透镜(1)的半径,F为凸透镜(1)的焦距,r’为精定位光纤纤芯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导光的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粗定光纤组中有N根粗定位光纤,N≥2,从上到下第i根粗定位光纤的入射端面垂线与镜筒(2)中心轴线夹角定义为ηi,ηi满足:2αmaxηi-ηi-10,这里N≥i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导光的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粗定光纤组中从上到下第1根粗定位光纤的入射端面垂线与镜筒(2)中心轴线夹角η1满足:η1≤αmax+β,所述β满足:h为太阳光正入射时,经凸透镜(1)聚焦到达精定位光纤(41-44)的入射端面时的光斑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导光的太阳跟踪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粗定光纤组中从上到下第N根粗定位光纤的入射端面的垂线与镜筒(2)的中心轴线的夹角ηN满足:ηN+αmax≥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2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