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产品捕获后的海上船载连续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5837.5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庭;周绪霞;刘书来;刘建华;吕飞;陈善平;赵培城;张建友;顾赛麒;徐霞;郑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4/20 | 分类号: | A23B4/20;A23B4/24;A23B4/03;A23B4/06;A22C25/02;A22C29/02;C02F9/04;C02F9/06;C02F10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产品 捕获 海上 连续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产品捕获后的海上船载连续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海产品的海上船载连续化加工及其加工废水的高效节能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海产品的生产一直沿用海洋捕捞作业→船上腌制或冰藏保鲜运输→陆上加工的传统方式。由于海产鱼虾类资源生产季节性强,特别是极地资源如南极磷虾具有“体积小、易变质、难保藏”的特点,按照传统的海产品生产模式,其产品存在原料鲜度低、加工后的产品品质差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高、色泽不鲜艳等。“捕捞--加工一体化”的海上移动加工模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其不仅解决了鱼虾类原料易变质、不易运输保存的难题,保证了原料的新鲜度;还减少了运输成本,缩短了待加工时间,实现了海上船载高值化连续加工方式。
在海上船载加工过程中,鱼虾的热加工废水(蒸煮液)中会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糖类、核酸等营养与风味物质,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高COD和BOD值的汤汁往往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会造成海洋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易爆发赤潮。
膜分离过程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等,研究试验发现,经膜法处理的蒸煮汤汁,不仅可回收全部的内容物,而且膜滤过水尚可重复用于生产,达到循环利用的要求。这一研究为船载加工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岸上海产品加工存在鲜度较低、质量安全性无法保障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产品捕获后的海上船载连续加工方法,该方法能保证原料的鲜度、提升产品品质、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产品捕获后的海上船载连续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海产品原料捕捞后用0℃~10℃冷海水清洗;所述的海产品原料为鱼或虾;
2)将鱼或虾在装有含品质改良剂的煮汤中连续蒸煮2~8min,料水比为1kg:8~20L;所述含品质改良剂的煮汤配方为:食盐0~6w.%,食用酒精0.1~3w.%,葡萄糖酸内酯0.05~0.5w.%,茶多酚0.02~0.20w.%,紫苏汁0.01~0.1w.%,六偏磷酸钠0.05~0.25w.%,余量为水;该煮汤定时(优选每2小时)更换,更换下来的煮汤成为热加工废水必须进行环保处理;
3)蒸煮后的鱼或虾入振动筛边淋洗边甩水;
4)将步骤3)处理后的鱼或虾平铺于传送带上,进入多层(优选3至9层)分段式热风干燥箱进行干燥,干燥至物料含水量小于40%w/w;
5)真空除去混杂在干燥后的鱼或虾中的细小虾须等杂物;
6)将真空除杂后的鱼或虾置于冷风中冷却,使之温度迅速降至10℃以下,得到鱼或虾干制品。
进一步,所述海产品捕获后的海上船载连续加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7)分筛:将鱼或虾干制品按形体大小进行分级。
再进一步,所述海产品捕获后的海上船载连续加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8)将分级后的鱼或虾干制品根据产品规格进行装箱,常温或冷冻贮藏。
所述步骤2)中,将蒸煮后的鱼或虾在不锈钢网带淋水后,置于振动频率为300~1150r/min(最佳为750r/min)的振动筛中,以除去表面残余水滴。
所述步骤4)中,所述的干燥优选包括以下三个阶段:阶段一:控制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风速为1.2~3.5m/s,干燥时间为5~15分钟;阶段二:控制干燥温度为65~75℃,干燥风速为0.8~2.3m/s,干燥时间为10~25分钟;阶段三:控制干燥温度为55~65℃,干燥风速为0.5~2.0m/s,干燥时间为8~15分钟。
所述步骤5)中,利用真空除去混杂在干燥后的鱼或虾中的细小虾须等杂物,真空用相对真空度表示,其范围为-15~-80KPa。若<-15KPa,则达不到吸走虾须等杂物的要求;若>-80KPa,则会将鱼虾及杂物等一起吸走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所述步骤6)中,优选将真空除杂后的鱼或虾置于-5~5℃冷风中冷却1~15min,使之温度迅速降至1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5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肉腌制‑包膜‑冰衣复合保鲜工艺
- 下一篇:蔬菜冷链物流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