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转臂式轴箱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8995.8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7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任利惠;季元进;张让;王卉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F5/30 | 分类号: | B61F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转臂式 轴箱 跨坐 单轨 车辆 转向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转臂式轴箱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包括构架、一对走行轮、两对导向轮以及一对稳定轮,构架为“口”字型构架,包括2根侧梁和2根横梁,车轴连接传动组件以及制动盘,走行轮安装在该车轴上并与车轴一同旋转,在走行轮外侧的车轴上设置一对转臂式轴箱,轴箱的一端与构架的一根横梁通过转动关节连接,轴箱的另一端与构架的另一根横梁之间设置空气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转臂式轴箱和空气弹簧实现垂向缓冲,垂向平稳性好;通过吊杆实现横向缓冲,横向平稳性好;通过吊杆适应车体与转向架在曲线的变位,曲线通过性好;简化转向架设计,降低转向架质量,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坐式单轨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转臂式轴箱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
背景技术
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具备对复杂地形有较强的适应性、土地占用少、运输量适中、造价低的优势,成为中小城市、山地城市和地质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的首选型式之一。跨坐式单轨车辆主要通过一条轨道梁来支撑、导向和稳定,车辆骑跨在轨道梁上行驶,车体重心在轨道上方。与传统的铁道车辆的主要区别是车辆的走行部使用橡胶轮胎,并且在轨道梁两侧设置导向轮和稳定轮。跨坐式单轨的轨道梁构造简单,既是承重结构又是轨道结构,结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轨道梁的维护工作量很低。
我国重庆市使用的是日立模式的跨坐式单轨车辆。日立模式的跨坐式单轨车辆采用了两轴转向架,转向架主要结构包括:2对走行轮、4个导向轮、2个稳定轮、“日”字型构架、空气弹簧悬挂、橡胶堆牵引装置、电机架悬驱动装置、液气转换基础制动装置和受流靴,2对走行轮安装在构架的悬臂式车轴上,通过悬臂式内的半轴驱动,车轮旋转而车轴不转动,悬挂系统采用膜式空气弹簧,同时提供垂向和横向缓冲功能,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纵向力采用橡胶堆传递,2个牵引电机斜对称安装在构架上,通过齿轮箱和半轴驱动车轮旋转。基础制动装置采用液压制动缸和液气转换装置。
庞巴迪跨坐式单轨车辆采用单轴转向架,转向架主要结构包括:1对走行轮、4个导向轮、2个稳定轮、“口”字型构架、沙漏型橡胶弹簧、空间4连杆牵引系统、轮毂电机和受流靴,走行轮的车轴上固接于构架侧梁上,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设置于车轴上,转子设置在车轮轮毂上,车轮旋转而车轴不转动,悬挂系统采用沙漏式橡胶弹簧,同时提供垂向和横向缓冲功能,空间4连杆牵引系统不仅传递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纵向力,同时抑制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点头运动,但现有单轴转向架的垂向平稳性、横向平稳性以及曲线通过性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采用转臂式轴箱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实现转向架的承载、导向、驱动等功能,配合车体设计,可降低了车体客室的地板面高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采用转臂式轴箱的跨坐式单轨车辆的单轴转向架,包括跨坐于轨道梁上部的构架、安装于构架下部的一对走行轮、构架两侧的两对导向轮以及一对稳定轮,所述的构架为“口”字型构架,包括侧梁和横梁,所述的车轴连接传动组件以及制动盘,所述的走行轮安装在该车轴上并与车轴一同旋转,所述的车轴在走行轮外侧设置一对转臂式轴箱,轴箱的一端与构架的一根横梁下部通过转动关节连接,轴箱的另一端与构架的另一根横梁之间设置空气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的构架侧梁两侧竖直悬挂两对吊杆,所述的吊杆上端通过球形关节与构架的侧梁连接,吊杆下端通过球形关节与车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与车轴连接的联轴节、固定在构架侧梁上的齿轮箱以及安装在车体底架上的牵引电机,所述的联轴节一端连接车轴,另一端连接齿轮箱,所述的齿轮箱内设有传动齿轮组,齿轮箱的输入端通过可伸缩联轴节与牵引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构架的侧梁和横梁为封闭性的空心矩形结构,由钢板焊接而成,构架侧梁中间下凹用于安装联轴节,构架侧梁在中间下凹处设置拉杆座,拉杆座上安装纵向预紧的构架拉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