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一种检测酪氨酸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9516.4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凤;万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26 | 分类号: | C12Q1/2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检测 酪氨酸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一种检测酪氨酸酶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DNA 1和DNA 2碱基互补配对,DNA1和DNA2的DNA设计中,都包含一段含有30个T的碱基。该聚30T的碱基可以使Cu2+还原为Cu0,使之产生荧光。然后,加入抗坏血酸钠和硫酸铜,制备得到TTE DNA铜纳米粒子,具有荧光性能,利用酪氨酸酶可以快速有效的猝灭TTE DNA铜纳米粒子荧光的原理,来达到定量检测酪氨酸酶的目的。使用的试剂是低成本,不需要复杂的有机荧光化合物的合成,传感器设计过程非常简单,无需任何标记和修饰探针。检测准确度高、灵敏、检测限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一种检测酪氨酸酶的方法。利用TTE DNA(聚T两头被系住的DNA)铜纳米粒子的优越荧光性能,基于酪氨酸酶能猝灭TTE DNA铜纳米粒子溶液的事实,构建TTE DNA水凝胶可携带的可视化的检测酪氨酸酶。
背景技术
酪氨酸酶是一种典型的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类型的生物体如:植物,动物组织和真菌中。酪氨酸酶能够催化酚类底物羟基化为邻苯二酚的衍生物,进一步氧化成邻醌类产品。该反应已被公认为是一些天然色素合成的关键过程,因此,酪氨酸酶是被认为是治疗一些色素减退相关问题的核心。此外,因为其对多巴胺神经毒性,酪氨酸酶的紊乱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与神经的变性。更重要的是,生物体内中酪氨酸酶的反应会导致严重的皮肤病,如I型自身白化病,并且酪氨酸酶的累计被认为是黑素瘤癌症的生物标志。因此,灵敏的检测酪氨酸酶活性为生物医学提供可靠的诊断是非常紧迫的。
水凝胶是一种交联的亲水聚合物,并且它可以表现出特殊的性质和一些独特的特征。详细地说,凝胶属于一种特殊的软物质并由双连续部分组成:最小的组件是三维网络,主要部分是水性介质。这种网络对包裹试剂和固定探针是十分理想的。包裹的探针可以在水凝胶中保持其天然的结构和功能。由于水凝胶的多孔性质,外部目标或刺激都可以通过多孔接近内部探针。另外,因为水凝胶是透明的且背景低,有少干扰光学检测。由于水凝胶的优越性能,已被发展在生物化学的领域。
贵金属纳米团簇作为新一代荧光探针因为它们的高光稳定性,耐光性,和超小尺寸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包括:DNA模板的金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铜纳米粒子。特别地,对于DNA为模板的制备的铜纳米粒子,由于其制备简单以及在温和环境条件下快速高效制备和环境友好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已经有课题组制备出了DNA铜纳米粒子的水凝胶,但是将DNA铜纳米粒子制作水凝胶中便携可视化的检测生物物质的报道并不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利用TTE DNA(聚T两头被系住的DNA)模板制备出荧光性能更好的铜纳米粒子作为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酪氨酸酶的方法,利用酪氨酸酶可以快速有效的猝灭TTE DNA铜纳米粒子荧光的原理,来达到定量检测酪氨酸酶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DNA 1和DNA2分别用缓冲溶液稀释,分别得到DNA 1溶液和DNA 2溶液,待用;
2)混合稀释后的DNA 1溶液和DNA2溶液,培养,使DNA 1和DNA 2碱基互补配对;
3)培养结束后,加入抗坏血酸钠溶液和CuSO4溶液,得到TTE DNA铜纳米粒子,荧光传感器制备完成。
步骤1)中所述缓冲液为10mM MOPS(3-(N-吗啉基)丙磺酸)PH=7.6的缓冲溶液。
步骤1)具体为:分别将DNA 1和DNA 2用10mM PH=7.6的MOPS的缓冲溶液稀释到100μM,得到DNA 1溶液和DNA2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