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6256.2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5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田焜;罗哉;陆艺;胡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68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 间隙 调整 检测 装置 | ||
1.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电控箱底部设有可锁式滚轮,电控箱上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控箱上表面的底板,底板上设有检测组件、动力组件、调节组件,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固定基座,固定基座贯通有与固定基座转动连接的限位轴,限位轴一端设有与限位轴同轴传动连接的花键轴,花键轴外设有轴向布置的花键,花键轴外套装有调整臂,调整臂的内蜗轮与花键啮合,花键轴末端设有活动支座,活动支座与花键轴转动连接,限位轴另一端设有与限位轴同轴设置的蜗轮,蜗轮与固定基座转动连接,蜗轮内设有与限位轴同轴设置的扇形槽,扇形槽内设有可沿蜗轮轴心径向摆动的检测块,检测块与限位轴轴向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滑道,滑道沿限位轴轴向布置,滑道上滑动连接有气缸固定板,气缸固定板上设有气缸和用于固定气缸的气缸固定孔,气缸末端设有气缸推杆;气缸推杆穿过气缸固定孔且与调整臂销轴铰接,在气缸和气缸推杆的动力作用下,调整臂带动限位轴做沿其轴线的小角度圆弧运动,气缸动作结束后,调整臂在自调功能作用下带动气缸推杆和限位轴回到初始位置;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蜗杆基座,蜗杆基座上转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蜗杆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输入端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驱使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调节检测块逆时针方向与扇形槽侧壁的角度大小,该角度即模拟现实中汽车刹车片由于磨损产生的超量间隙大小,
所述电控箱内设有PLC控制中心,PLC控制中心分别与气缸、电机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座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滑道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槽内还设有膜片式限位开关,膜片式限位开关设置在检测块逆时针方向与扇形槽侧壁接触面的任一切面上,检测块逆时针方向与扇形槽侧壁接触时,膜片式限位开关为常通状态,检测块逆时针方向不与扇形槽侧壁接触时,膜片式限位开关为断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外设有与限位轴基座固定连接的支撑管,支撑管外设有固定环和抱箍,抱箍外设有与气缸固定管固定连接的固定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末端设有与蜗轮同轴连接的蜗轮端盖,蜗轮端盖内固定有与检测块连接的扭簧。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的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检测装置的检测调整臂最大自调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保证检测块逆时针方向与扇形槽侧壁间始终设有最小可转角度的基础上,重复动作气缸,使检测块转动,直至转动后的检测块不再逆时针方向接触到扇形槽侧壁,此过程中蜗轮累计旋转角度即为该调整臂的最大自调角;具体包括:
步骤一、安装调整臂,将待检测调整臂的内蜗轮套装于花键轴上,转动花键轴保证调整臂的内蜗杆平行于地面,通过固定环与调整臂连接,横向固定调整臂,再将调整臂的连接孔和气缸推杆用销轴铰接;平移活动支座,将活动支座和花键轴前端进行连接,再用螺丝把活动支座固定在底板上;
步骤二、通过PLC控制中心设置气缸动作次数,再通过PLC控制中心驱动电机,电机通过减速器、联轴器、蜗杆转动蜗轮,调节调整臂的内蜗轮的可转角度,所述内蜗轮的可转角度不超过调整臂的最大自调角;
步骤三、气缸按设置好的动作次数进行动作,待气缸动作完毕,气缸推杆回位后,观察膜片式限位开关的通断状态,若为常通状态,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三,直至膜片式限位开关变为断开状态,则判定该调整臂自调功能已经失效,该次测试结束,PLC控制中心记录下的涡轮的累计旋转角度即为该调整臂的最大自调角。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的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调整臂检测装置的检测调整臂最大使用寿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好的刹车时间和刹车间隔情况下,在保证检测块可转角度大于零且小于调整臂最大自调角的基础上,重复动作气缸,使检测块转动,直至转动后的检测块不再逆时针方向接触到扇形槽侧壁,此过程中气缸累计动作次数即为该调整臂的最大使用寿命,具体为:
步骤一、安装调整臂,将待检测调整臂的内蜗轮套装于花键轴上,转动花键轴保证调整臂的内蜗杆平行于地面,通过固定环与调整臂连接,横向固定调整臂,再将调整臂的连接孔和气缸推杆用销轴铰接;平移活动支座,将活动支座和花键轴前端进行连接,再用螺丝把活动支座固定在底板上;
步骤二、通过PLC控制中心设置气缸动作次数、充放气时间和充放气间隔,再通过PLC控制中心驱动电机,电机通过减速器、联轴器、蜗杆转动蜗轮,调节调整臂的内蜗轮的可转角度,所述内蜗轮的可转角度不超过调整臂的最大自调角;
步骤三、气缸按设置好的动作次数、充放气时间和充放气间隔进行动作,待气缸动作完毕,气缸推杆回位后,观察膜片式限位开关的通断状态,若为常通状态,则判定该调整臂自调功能已经失效,该次测试结束,PLC控制中心记录下的气缸动作次数即为设定好的刹车时间和刹车间隔情况下的最大工作寿命;若为断开状态,可判定该调整臂自调功能仍然有效,继续驱动电机调整蜗轮逆时针方向转动,设置调整臂的内蜗轮的可转角度,所述内蜗轮的可转角度累加值小于该调整臂的最大自调角,重复本步骤上述操作,直到调整臂最大可转角度达到扇形槽允许检测块转动的最大可转角度为止,即扇形槽侧壁逆时针方向接触到检测块,拆除调整臂,使蜗轮复位,并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直至膜片式限位开关为断开状态,此时PLC控制中心记录下的气缸累计动作次数即为设定好的刹车时间和刹车间隔情况下的最大工作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62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温型温控器
- 下一篇:芯片保护环、半导体芯片、半导体晶圆及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