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各种酒糟制备蛋白粉和多肽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9107.3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7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于秋生;徐晖;郝祥蕊;陈正行;陈天祥;张红艳;陈林;李珍妮;冯伟;朱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1/00 | 分类号: | A23J1/00;A23J1/12;A23J3/3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各种 酒糟 制备 蛋白粉 多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各种酒糟制备蛋白粉和多肽粉的方法,属于酒糟的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酒糟预处理;(2)酶解并灭酶;(3)微生物发酵;(4)物料浓缩、水洗;(5)调浆后二次酶解;(6)灭酶后固液分离;(7)干燥;物料干燥后即得成品蛋白粉与多肽粉;多肽分子量分布在500~1500Da的比例>80%。该产品可以用于食品中作为蛋白营养补充剂,其中多肽粉为全可溶,可以用于蛋白饮料作为蛋白源。本发明利用发酵与酶解协同作用于各种酒糟,解决了酿酒行业酒糟的深加工利用问题,提高了酒糟的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各种酒糟制备蛋白粉和多肽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酒糟,又名红糟、酒醅糟、粕等等,是米、麦、高梁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酒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一种很高的蛋白质的来源。长期以来,大多数厂家主要是将湿糟作为粗饲料直接低价出售,其收益甚微;有少数厂家则是将啤酒糟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开发综合利用啤酒糟成为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
申请号为CN201610953571.6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从酒糟中提取多肽的方法。但此专利没有将蛋白完全利用,只是将多肽提取出来,也没有详述剩下的蛋白渣如何处理;另外,在此专利中提到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对湿酒糟进行干燥,真空干燥法成本较高、处理量较低,此专利中还提到用有机溶剂对酒糟进行脱脂,用凝胶柱进行分离多肽,处理量只有5ml,从以上步骤中使用的方法可以看出,此专利的发明内容仍然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离大规模生产还有一段距离,实施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利用各种酒糟制备蛋白粉和多肽粉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酒糟制备蛋白粉与多肽粉,提高了利用率和附加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各种酒糟制备蛋白粉和多肽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酒糟预处理:选择没有霉变、酸臭和明显质变的、经过发酵工艺处理后的酒糟渣,水洗去除残余酒精;
(2)粉碎:将预处理后的固渣经过粗粉碎、细粉碎、筛分后实现浆渣分离;
(3)一次酶解:调整浆液浓度为10%~20%、pH为5.5~6.5、物料温度为90℃~100℃,加入淀粉酶,搅拌反应0.5h~2h,反应结束后灭酶;
(4)微生物发酵:将酵母干粉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反应液中,保温28-32℃,发酵10-12h;
(5)灭菌、浓缩与水洗:将发酵好的反应液进行灭菌,再利用板框压滤将反应液趁热过滤,压滤后用80-90℃热水反冲滤饼10-30min;
(6)调浆后二次酶解:将步骤(5)得到的滤饼调浆至浓度15%-18%,加碱调节至pH为7.5-8.0,在55-60℃条件下加入碱性蛋白酶,30-60min后测定pH,待pH降至中性后加入中性蛋白酶,反应8-10h;
(7)灭酶、固液分离:将二次酶解后的料液灭菌后利用卧螺离心机实现固液分离;
(8)干燥:将液态部分喷雾干燥,固态部分气流干燥,分别得到可溶多肽粉、蛋白质。
步骤(1)所述的酒糟包括以下三大类:第一类为黄酒酒糟,该原料是糯米、大米、黍米;第二类为白酒酒曲,该原料是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甘薯;第三类为啤酒酒糟,该原料是大麦、小麦。
优选的,步骤(2)中经过粉碎后筛分时,筛网目数为60-80目,细粉碎后物料细度为300目通过率达到98%以上。
优选的,步骤(3)中加入的淀粉酶为高温淀粉酶,添加量为0.2‰-0.5‰g/g干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9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