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桥并联的三相立交路口相位差校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5827.8 | 申请日: | 201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9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都快通(北京)交通疏导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83 | 分类号: | G08G1/083;E01C1/00;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相位差校准 路口 交通流 立交桥 地面交叉口 技术手段 交通工程 交通混乱 交通系统 主动发现 自动校正 校准 高架式 交叉口 下沉式 相位差 车流 保证 运转 桥梁 指挥 应用 安全 | ||
1.两桥并联的三相立交路口相位差校准系统;针对靠右行驶和靠左行驶两大交通体系,包括高架式立交桥和下沉式立交桥、信号灯、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校准系统包括平面相位差校准系统、立面三相相位差校准系统、并联两桥桥顶相位差校准系统;平面相位差校准系统对同一座立交桥或地面交叉口不同方向端口的相位差进行校准;立面相位差校准系统对北、西、南、东四个方向每侧的高架式立交桥、地面交叉口、下沉式立交桥构成的三相端口之间的相位差进行校准;并联两桥桥顶相位差校准系统对高架式立交桥和下沉式立交桥顶盘停待车流的相位差进行校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两桥并联的三相立交路口相位差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相位差校准系统是高架式立交桥、地面交叉口、下沉式立交桥这三个平面十字交叉口在各自入口间的相位差的校准系统,各方向的待候车列按照一定的相位差依次放行上桥,相邻方向上桥车的相位差相差循环周期的1/4周期;对于靠右行驶的交通体系,各方向按照北-西-南-东逆时针方向旋转,对于靠左行驶的交通体系,各方向按照东-南-西-北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两桥并联的三相立交路口相位差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相位差校准系统,包括高架式立交桥的坡口段(β1)起步校准、高架式立交桥顶盘段(β2)起步校准、地面交叉口段(α)起步校准、下沉式立交桥的坡口段(θ1)起步校准、下沉式立交桥顶盘段(θ2)起步校准;所述两立交桥的顶盘段(β2、θ2)是不可变动的固定段;所述两立交桥的坡口段(β1、θ1)是相对自由的半自由段;所述地面交叉口段(α)是完全自由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两桥并联的三相立交路口相位差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方向(W)高架式立交桥的顶盘段(β2)起步于大循环钟表的1/4周期点(T240)上,其同侧的下沉式立交桥的顶盘段(θ2)起步于大循环钟表的3/4周期点(T720)上,两者相差1/2周期;所述地面交叉口段(α)的起步点在高架式立交桥顶盘段(β2)后节点(T362)之后,其止步点在下沉式立交桥坡口段(θ1)起步节点(T654)之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两桥并联的三相立交路口相位差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方向(N、W、S、E)的大循环钟表依次有1/4周期相位差,其高架式立交桥的顶盘段(β2)起步点分别校准在第1/4周期(T000)、第2/4周期(T240)、第1/4周期(T480)、第1/4周期(T720)的时刻点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两桥并联的三相立交路口相位差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两桥桥顶相位差校准系统,对两桥相对方向的车列相位差进行校准,两桥在一个循环周期共进行4次零点校准,且分别是高架式立交桥和下沉式立交桥的上-下或下-上两相对应的相位差校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两桥并联的三相立交路口相位差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4次零点校准依次在第1/4周期、2/4周期、3/4周期、4/4周期的零点(T000、T240、T480、T720)进行,两桥上桥待候的首车分为4组(57A-58A、57B-58B、57C-58C和57D-58D),经“相位校准”后起步,同时进入各自的桥顶停车线后出桥;在所述四个反配合的“零点”时刻,“高架式交流立交桥”上一组尾车(59A、59B、59C、59D)和“下沉式交流立交桥”上一组尾车(60A、60B、60C、60D)都已确认驶出桥顶核心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都快通(北京)交通疏导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都快通(北京)交通疏导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58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