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示教数据的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6181.7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9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金丸智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T7/11;G06T7/80;G06T7/7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示教数据生成方法。通过被配置在第1指定位置Pi上的拍摄装置(C)拍摄对象物,获取拍摄图像,并从获取的拍摄图像中抽取基础图像区域Si。生成下述结果作为示教数据,该结果是指:基础图像区域Si从一个图像坐标系相对下述假设的拍摄图像的坐标系进行了坐标变换的结果,该假设的拍摄图像是假设拍摄装置(C)被配置在与第1指定位置Pi不同的第2指定位置Pj上时由该拍摄装置(C)拍摄的拍摄图像。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实现降低作为基础的图像的数量的同时,生成用于图像识别用的示教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成用于图像识别的示教数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被提案有以下一种方法:利用事先在计算机上施以三维的旋转处理而生成的学习样本构成辨别器,对二维的旋转文字进行识别(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还被提案有以下一种方法:使用利用了图像的亮度梯度识别物体的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Transform)对同一物体图像进行抽取的方法、具体是指对某一图像根据原样图像和对原图像实施三维旋转后映射成二维而成的图像进行同一物体的匹配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三维旋转不变文字的识别”成田了等(图像的识别与理解专题研讨会(MIRU2011)2011年7月)信息处理学会电子图书馆(https://ipsj.ixsq.nii.ac.jp/ej/index.php?action=pages-view_mainactive_action=repository_action_common_downloaditem_id=77644item_no=1attribute_id=1file_no=1page_id=13block_id=8)
非专利文献2:“利用被施以立体变形的图像的SIFT特征实施匹配”冈尾(高知工科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013年3月1日)(http://www.kochi-tech.ac.jp/library/ron/2012/2012info/1130317.pdf)
发明内容
然而,为了从图像中抽取物体,以大量(例如7000以上)从不同视点拍摄的该物体的图像数据为基础生成图像识别用的示教数据时,会导致数据生成所需工时及成本显著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实现降低作为基础的图像的数量的同时能够生成图像识别用的示教数据的方法。
本发明是生成对象物的图像识别用的示教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分别被配置在多个第1指定位置上的拍摄装置对所述对象物进行拍摄,由此获取多个拍摄图像的步骤;分别从所述多个拍摄图像抽取基础图像区域的步骤;以及,生成作为所述示教数据的下述结果的步骤,所述结果是:将所述基础图像区域从一个图像坐标系相对于多个拍摄图像的各个坐标系进行了坐标变换的结果,所述多个拍摄图像是假设所述拍摄装置分别被配置在与所述多个第1指定位置不同的多个第2指定位置上时由该拍摄装置拍摄的拍摄图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在实现降低作为基础的图像的数量的同时,生成用于图像识别中必要且充分的数量的示教数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教数据的制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2是关于拍摄装置C的拍摄位置的说明图。
图3A是关于相机位置的变更方法的说明图。
图3B是关于相机的内部参数设定的说明图。
图4A是关于从多个不同位置实际拍摄到的物体的图像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伴随分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品产量智能计件台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