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4972.1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芳;张应兵;田国庆;张建操;陈帆;王超;杨磊;刘彤;谢有路;罗亚伟;张傲;杜鹏;王兆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10 | 分类号: | F01P5/10;F01P5/12;F01P7/16;F01P11/00;F01P11/04;F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发动机 冷却系统 | ||
1.一种汽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低温循环冷却系统;
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高温膨胀水箱、高温散热器、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开关式机械水泵、电子节温器、机油冷却器、电控辅助水泵及暖风;
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低温膨胀水箱、低温散热器、电子水泵、中冷器、电子增压器、涡轮增压器及BSG;
在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中,所述低温散热器中的冷却液被所述电子水泵泵出后分为两路,一路流经所述涡轮增压器后回到所述低温散热器,一路流经所述中冷器后再分为两路分别流经所述BSG和所述电子增压器后回到所述低温散热器;
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具有大循环、小循环和延迟循环三种冷却液流路;
在所述大循环中,所述电控辅助水泵不工作,所述开关式机械水泵通过所述电子节温器的主阀门将所述高温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分别泵入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缸盖水套,所述机油冷却器内的冷却液回到所述高温散热器,所述缸盖水套内的冷却液流经缸盖进气侧、缸盖排气侧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流经所述缸体水套后回到所述高温散热器,另外一路依次流经所述电控辅助水泵、所述暖风后回到所述开关式机械水泵;
在所述小循环中,所述电控辅助水泵不工作,所述缸体水套、所述机油冷却器内的冷却液经所述电子节温器的副阀门进入所述开关式机械水泵,所述暖风内的冷却液进入所述开关式机械水泵,所述开关式机械水泵将冷却液分别泵入所述机油冷却器和所述缸盖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内的冷却液流经缸盖进气侧、缸盖排气侧后分为两路,一路流经所述缸体水套后与所述机油冷却器内的冷却液一起回到所述电子节温器,另一路流经所述电控辅助水泵后进入所述暖风;
在所述延迟循环中,所述开关式机械水泵不工作,在所述电控辅助水泵的驱动下,来自于所述缸盖水套的冷却液依次流经所述电控辅助水泵、所述暖风后进入所述开关式机械水泵,然后冷却液分为三路,第一路流经所述机油冷却器、所述缸体水套后回到所述缸盖水套,第二路直接回到所述缸盖水套,第三路流经所述电子节温器、所述缸体水套后回到所述缸盖水套;
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分别具有补水管路,所述低温膨胀水箱经所述补水管路向所述电子水泵补充冷却液,所述高温膨胀水箱经所述补水管路向所述开关式机械水泵补充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循环中,当所述电子节温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三路冷却液流经所述电子节温器的主阀门、所述高温散热器、所述缸体水套后回到所述缸盖水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和所述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分别具有排气管路,所述低温散热器经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低温膨胀水箱连通、所述高温散热器和所述缸盖水套经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高温膨胀水箱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管路上,所述低温散热器与所述低温膨胀水箱之间串联有节流阀,且/或所述高温散热器与所述高温膨胀水箱之间串联有单向阀和节流阀,且/或所述缸盖水套与所述高温膨胀水箱之间串联有节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循环和所述小循环中,所述缸体水套的冷却液流量是所述缸盖水套的冷却液流量的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497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冷却风扇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无人飞行器控制器及无人飞行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