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气轮胎及其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9787.3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7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神原将郎;柏井干雄;松桥英幸;田中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7/24 | 分类号: | B60C7/24;B60B30/02;B29D30/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国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及其 制造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轮辐将胎面环与轮毂连结的无气轮胎及其制造装置、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4/188912号中公开了一种由轮辐将胎面环与轮毂连结的无气轮胎,其将轮辐与胎面环经由粘接层接合,并将粘接层中的车轴方向的外侧由粘接带等覆盖机构覆盖。
如图14A~图14C中示意性地示出那样,在将胎面环100与轮毂102由轮辐104连结且轮辐104与胎面环100经由粘接层106接合的以往的无气轮胎108装配于未图示的车辆的情况下,在无气轮胎108上作用有以下说明的力。
在车辆行驶时,无气轮胎108受到来自车身的压缩力,另一方面,从路面受到张力。另外,伴随车辆行驶时的无气轮胎108的旋转,轮辐104受到沿着无气轮胎108的周向作用的压缩挠曲力而向旋转方向挠曲。图14B表示停车时的轮辐104的状态,图14C表示车辆行驶时的轮辐104的状态。而且,在车辆转弯时,在胎面环100上作用有作为车轴方向的力的横向力。
在此,若在胎面环100的车轴方向外侧施加有大的横向力,则将轮辐104与胎面环100接合的粘接层106可能剥离。另外,在车辆行驶时,轮辐104受到上述的四个力(压缩力、张力、压缩挠曲力、横向力)。其中,张力、压缩挠曲力及横向力这三个力对粘接层106的剥离带来特别大的影响。
这样,在以往的无气轮胎108中,在施加有大的横向力等的情况下,粘接层106的对于剥离的抗性(toughness)低,因此需要提高该抗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这样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将胎面环与轮辐接合的粘接层的对于剥离的抗性的无气轮胎及其制造装置、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气轮胎及其制造装置、制造方法,所述无气轮胎具备:圆筒状的胎面环,其具有接地面;轮毂,其配设在所述胎面环的半径方向内侧,且固定于车轴;以及轮辐,其将所述胎面环与所述轮毂连结,其中,所述胎面环与所述轮辐经由粘接层而接合。
并且,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无气轮胎中,所述胎面环的沿着所述车轴的方向的端部形成为从所述轮辐的侧面回绕进入到该轮辐的半径方向内侧。
另外,本发明的无气轮胎的制造装置具有:下模具,其配置胎面橡胶部;横模具,其对在所述下模具上配置的所述胎面橡胶部的端部进行按压;以及上模具,其与所述下模具对置。在该情况下,在配置于所述下模具的所述胎面橡胶部的表面上配置成为所述粘接层的粘接剂,使所述轮辐与所述粘接剂接触。在该状态下,使所述上模具下降来对所述胎面橡胶部及所述轮辐进行按压,使所述胎面橡胶部的端部从所述轮辐的侧面回绕进入到该轮辐的半径方向内侧。由此,将所述胎面橡胶部与所述轮辐经由所述粘接剂而接合,使接合后的所述胎面橡胶部形成为所述胎面环。
而且,本发明的无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具有制造胎面橡胶部的工序和将所述胎面橡胶部形成为所述胎面环的工序。在形成所述胎面环的工序中,将所述胎面橡胶部配置于下模具,在所述胎面橡胶部的表面上配置成为所述粘接层的粘接剂,使所述轮辐与所述粘接剂接触。之后,在由横模具按压所述胎面橡胶部的端部的状态下使上模具下降来对所述胎面橡胶部及所述轮辐进行按压,使所述胎面橡胶部的端部从所述轮辐的侧面回绕进入到该轮辐的半径方向内侧。由此,将所述胎面橡胶部与所述轮辐经由所述粘接剂而接合,使接合后的所述胎面橡胶部形成为所述胎面环。
这样,在本发明中,使所述胎面环(所述胎面橡胶部)的端部回绕进入到所述轮辐的侧面及半径方向内侧。由此,通过因所述胎面橡胶部的刚性产生的形状保持力,即便在所述无气轮胎上作用有横向力等力,也能够抑制所述粘接层的剥离。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所述胎面环(所述胎面橡胶部)及所述粘接层的对于剥离的抗性。另外,由于所述胎面环的端部覆盖所述轮辐的侧面,因此能够避免对所述粘接层的外部冲击(石头、沙子等外部的异物的碰撞)的产生。
本发明的效果大致如上所述,但更详细而言,在与以往的无气轮胎108的形状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能够得到下述的4个效果。
(1)通过所述胎面环(所述胎面橡胶部)的端部回绕进入到所述轮辐的侧面及半径方向内侧,从而所述胎面环与所述轮辐的粘接面积(所述粘接层的面积)增加。由此,对于张力、压缩挠曲力及横向力的所述粘接层的剥离抗性提高。
(2)通过利用所述胎面橡胶部的形状刚性,从而对于所述轮辐的向半径方向内侧的张力及所述轮辐的压缩挠曲力的剥离抗性提高。
(3)能够实现所述粘接层的针对石头、沙子等外部异物的损害风险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9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制形状精度较高的自动压花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充气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