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固体分涂料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1324.2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鹈泽裕二;北川博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61/32;C09D7/12;C08G18/62;C08G18/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涂料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固体分涂料组合物和使用该涂料组合物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要求减少由涂料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各领域中由水类涂料取代溶剂类涂料正在迅速开展。
在汽车的涂装中,以前使用大量的溶剂类涂料,减少由这些涂料排出的VOC成为当务之急,关于在汽车的底涂、中涂和上涂涂装工序中使用的各种涂料,由水类涂料取代有机溶剂类涂料正在进行,现在利用水类涂料的涂装正成为主流。
但是,在上涂透明涂料中,特别要求高度的涂膜性能(耐擦伤性、耐酸性、成品外观等)和成品外观的水平;另外,耐裂性和耐下垂性等的涂装操作性的水平不足。因此,现在仍主要涂装溶剂类透明涂料。
作为不通过透明涂料的水性化来减少VOC方法之一,可举出涂料的高固体分化(使固体分浓度得到提高)。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高固体分涂料组合物,所述高固体分涂料组合物,其在特定的含羧基的化合物与含环氧基的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中并用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三聚氰胺树脂,进而含有特定的含羟基树脂。
但是,该涂料组合物含有作为低分子量的高羟基浓度的、含羧基化合物与含环氧基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因此涂料的适用期(pot life)变得不足,在二涂一烘金属涂装方法中,存在以下情况:低分子量成分侵蚀下层的金属层,金属外观的表面光洁性变差(所谓回粘现象)。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含有以下物质作为必需成分的上涂涂料(面涂涂料)组合物,所述物质是含有具有特定基(内酯改性羟基)的侧链的乙烯类共聚物、烷氧基单体三聚氰胺、封端异氰酸酯及流变控制剂。
但是,该上涂涂料组合物,其中,乙烯类共聚物具有来源于特定基(内酯改性羟基)的结构,因此耐擦伤性提高,但存在耐酸性变得不足的情况。进而,乙烯类共聚物的特定基(内酯改性羟基)为高极性,因此与专利文献1的涂料组合物同样存在以下情况:容易发生回粘现象、二涂一烘金属涂装方法中的金属外观的表面光洁性变差。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由特定的丙烯酸树脂、特定的聚酯树脂、特定的三聚氰胺树脂、特定的酸催化剂以及封端异氰酸酯构成的透明涂料。
但是,该透明涂料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高固体分化困难;另外,三聚氰胺树脂量较多的缘故,涂膜的耐酸性不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1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0206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1301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得到适用期优良、耐擦伤性、耐酸性以及成品外观都优良的涂膜的高固体分涂料组合物和使用该涂料组合物的多层涂膜形成方法。
解决问题所需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等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一种涂料组合物能够达成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涂料组合物含有:(A)特定分子量范围的含仲羟基的丙烯酸树脂,(B)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或其衍生物,以及(C)特定分子量范围的烷基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并且所述(C)成分相对于所述(B)成分的量在特定范围。
即,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第1项:一种高固体分涂料组合物,其含有
(A)重均分子量为3000至7000的含仲羟基的丙烯酸树脂,
(B)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或其衍生物,
(C)重均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烷基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以及
(D)磺酸化合物和/或磷酸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C)成分的量相对于所述(B)成分的总量在1.5质量%至20质量%的范围。
第2项:根据第1项所述的高固体分涂料组合物,在作为所述丙烯酸树脂(A)的构成成分的含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总量中,含仲羟基的聚合性不饱和单体(a)为50质量%至100质量%。
第3项:根据第1项或第2项所述的高固体分涂料组合物,其中,烷基醚化三聚氰胺树脂(C)实质上没有亚氨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西涂料株式会社,未经关西涂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