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氢吴茱萸碱的制备方法及其抗农业病原菌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1803.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2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奇志;徐曙;刘飞;冯煦;印敏;王碧;陈雨;单宇;管福琴;苏秀丽;赵兴增;张建华;汤辰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71/14 | 分类号: | C07D471/14;A01N43/90;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吴茱萸 制备 方法 及其 农业 病原菌 用途 | ||
1.一种用于从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吴茱萸(E. rutaecarpa (Juss.) Benth)、石虎(E. rutaecarpa 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疏毛吴茱萸(E. rutaecarpa var. bodinieri (Dode) Huang)、华南吴萸(E. austrosinensis)、臭辣吴萸(E. fargesii)及臭檀吴萸(E. daniellii)的果实中制备去氢吴茱萸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植物果实经水、甲醇、乙醇、丙酮或其混合溶剂提取,提取液浓缩后所得的提取物的水溶液中的去氢吴茱萸碱等成分过装有吸附剂的层析柱,收集5-50%的乙醇或5-50%的甲醇洗脱部分,浓缩回收乙醇或甲醇,用活性炭脱色,再浓缩脱色后的溶液至干,即得去氢吴茱萸碱粗品,去氢吴茱萸碱粗品加适量的甲醇或乙醇、丙酮溶解,后加入适量氯仿或乙酸乙酯,放置使其结晶和重结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去氢吴茱萸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吴茱萸属植物吴茱萸、石虎、疏毛吴茱萸、华南吴萸、臭辣吴萸及臭檀吴萸的果实提取物中含去氢吴茱萸碱成分过装有吸附剂的层析柱,先用水洗脱除杂。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去氢吴茱萸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洗脱之后,用5-50%的乙醇或5-50%的甲醇进行洗脱,收集浓缩此部分,用活性炭脱色后,再浓缩脱色后的溶液至干,即得去氢吴茱萸碱粗品。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去氢吴茱萸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去氢吴茱萸碱粗品用甲醇-氯仿、乙醇-氯仿、丙酮-氯仿,或甲醇-乙酸乙酯、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结晶和重结晶得去氢吴茱萸碱纯品。
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备去氢吴茱萸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析柱选用的吸附剂,可以是非极性或弱极性的大孔树脂,或阳离子交换树脂。
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制备的去氢吴茱萸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用于制备农用杀菌剂方面的用途,防治对象包括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柑橘溃疡病菌、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8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座垫
- 下一篇:带可拆卸防护罩的软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