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综合等负荷函数的轧制规程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1411.3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韩庆;邵建;荆丰伟;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综合 负荷 函数 轧制 规程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综合等负荷函数的轧制规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优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初始厚度分配计算相应道次的负荷函数值,并由此得出负荷余量初值;
2)通过负荷余量初值计算出每道次的出口厚度;
3)由倒数第2道次出口厚度及成品厚度计算出末道次实际负荷余量;
4)如果末道次负荷余量实际值与负荷余量初值有偏差,则根据修正后的负荷余量按第2步重新循环计算,直至上述偏差满足精度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1:根据来料厚度h0、成品厚度hn、工艺给定厚度分配方案h1、h2、…hn-1及轧制力公式:
P=Bl′cKQp(1)
计算出每道次轧制力Pi,再由每道次最大允许轧制力Pmaxi这个工艺设备约束条件,求出每道次相应的负荷余量值fi:
其中,i为道次号,i=1,2,...,n,n为总道次数,P为轧制力计算值,B为轧件宽度,L′c为与轧辊接触弧长的水平投影长度,K为变形抗力,Qp为应力状态系数;
步骤2:循环迭代的负荷余量初值C=(f1+f2…+fn)/n,当i=1时,根据第1道次最大允许轧制力Pmax1和负荷余量初值C由其中可以求得第1道次实际轧制力P1′,再根据轧制力模型P=Bl′cKQp可反推出此时的实际出口厚度h′1,然后依次求出各个道次的实际出口厚度h′i,直到求得倒数第2道次实际出口厚度h′n-1;
步骤3:根据步骤2求得的h′n-1和成品厚度hn,由轧制力模型P=Bl′cKQp计算出末道次实际轧制力P′n,从而计算出末道次负荷余量实际值
步骤4:根据步骤3的末道次负荷余量实际值f′n求出与负荷余量初值C的偏差E=f′n(h′n-1,hn)-C,
如果偏差E绝对值|f′n-C′|≤0.0001,则认为f′n与C近似相等,此时已满足每道次等负荷要求而无需迭代;
如果E>0,以(1-f′n)/15步长增大C,即C′=C+(1-f′n)/15,如果E<0,以(1-f′n)/15步长减小C,即C′=C-(1-f′n)/15,然后根据负荷余量修正值C′,再从第2步开始作为循环迭代初值,直到末道次负荷余量实际值f′n与负荷余量修正值C′的偏差满足精度要求为止,即|f′n-C′|≤0.0001,此时负荷余量f1′=f2′…=f′n-1=fn′,得到的h′1、h′2、…h′n-1、h′n即为综合等负荷下的最优厚度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函数E=f′n(h′n-1,hn)-C是C的单调函数,E随C的增大而减小,随C的减小而增大,符合单调性。以(1-f′n)/15步长调整C′值,则肯定有一C′值满足|f′n-C′|≤0.0001条件,即满足f′1=f′2…=f′n-1=f′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4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森吉米尔轧机的分段第二中间辊
- 下一篇:多功能一体化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