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评价芝麻枯萎病抗性水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9269.3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7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苗红梅;常淑娴;张海洋;段迎辉;曲文文;琚铭;赵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评价 芝麻 枯萎病 抗性 水平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作物品种抗病性评价及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芝麻的枯萎病抗性鉴定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芝麻植株、制备浸染用分生孢子悬浮液、浸根接菌、芝麻品种枯萎病抗性鉴定评价等步骤。本申请以较为成熟的浸根感染法为基础,可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芝麻植株(2对真叶至现蕾期)进行接种。同时,由于接种用的枯萎病菌株浓度易于调整,因而能详细分析病菌对芝麻幼苗的侵染过程及芝麻幼苗的应答过程,能够准确鉴定和评价不同芝麻种质的抗病性以及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为有效防控芝麻枯萎病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也为其他作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了较好地参考借鉴。本申请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鉴定结果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科研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品种抗病性评价及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芝麻的枯萎病抗性鉴定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芝麻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油料作物。芝麻枯萎病主要是由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
近年来,为检测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的致病力,评价芝麻种质对枯萎病菌的抗性水平,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采用种子接菌方法,首次建立了芝麻枯萎病菌致病力的室内评价体系(仇存璞等,2014),为芝麻病害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该方法采用基质拌菌,对芝麻萌发的种子进行人工接菌处理,可以客观评价种子萌发至2对真叶时期芝麻抗枯萎病特性以及FOS病菌致病力水平。
研究也发现,采用种子接菌方法检测芝麻种质的抗病性仍存在一定缺陷。利用该方法处理芝麻种子后,芝麻抗病水平在接种4周后(即芝麻栽培品种两对真叶时期)趋于稳定,不利于芝麻病症的进一步观察;对于一些强致病力FOS菌株,大多数芝麻材料在子叶期就会全部死亡,致使枯萎病害症状表现不完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原菌致病过程观察以及芝麻抗病、应答过程监测。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芝麻枯萎病抗性室内鉴定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大田病圃检测方法,探明芝麻在不同发育时期对枯萎病菌的抗性特征,同时通过评价尖孢镰刀菌芝麻专化型病菌对不同发育时期芝麻植株的侵染特点,最终为有效防控芝麻枯萎病害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利用浸根接菌法,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为通用的快速准确鉴定、评价芝麻枯萎病抗性的方法,从而为抗枯萎病芝麻种质筛选、致病菌株致病力鉴定及芝麻枯萎病防治等研究奠定技术基础。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鉴定评价芝麻枯萎病抗性水平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芝麻植株
根据试验目的,挑选适量待测芝麻品种健康成熟种子,灭菌处理后,25℃~28℃、100~120rpm条件下振荡培养至种子露白;
所述灭菌处理具体程序例如为:先用70%酒精处理30s,再3%的次氯酸钠处理10~15min,最后无菌水冲洗3~5次;
将露白后芝麻种子播种于盛有无菌蛭石的容器中,所述容器例如容量为250mL的纸杯,每个纸杯中可播种10粒;
定期用改良Hoagland营养液进行浇灌,人工气候培养箱培养,培养温度25~28℃、相对湿度为60~80%、每天15h/9h光暗交替;培育1~2个月后可用于接菌处理(根据实验设计及要求,芝麻植株为2对真叶期至现蕾期中某一生长阶段);
所述改良Hoagland营养液配方为:四水硝酸钙945mg/L、硝酸钾506mg/L、硝酸铵80mg/L、磷酸二氢钾136mg/L、硫酸镁493mg/L、铁盐溶液2.5mL和微量元素液5mL,pH=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2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