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0478.1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守德;李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守明 |
主分类号: | A63F13/92 | 分类号: | A63F13/92;A63H3/36;G06F3/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7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虚拟 现实 交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漫游戏和周边延伸产品虚实互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的动漫游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很多地方政府也给予了大力的扶持,技术能力和创新水平逐渐靠近甚至赶超日本、韩国、美国等老牌动漫大国。动漫游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非常大的经济市场价值。动漫游戏产业周边产品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扩大附加值的机会,有的甚至超过了动漫游戏本身的经济收入,日本、美国在最大化整合动漫游戏和周边产品方面,为用户提供创意玩法、用法等创意上做的最领先也最成功,具体的产品比如日本的初音动漫手办配套产品、任天堂的Amoobi游戏手办产品以及美国skylander的游戏主机类产品。而我国在这块刚开始发展甚至处于空白阶段,因此,面临了很多技术、产品以及市场问题。
动漫游戏与延伸的角色手办是割裂的,在保留传统收藏、把玩的基础上,无法为用户提供附加的功能体验和价值。即使有国外公司也是只做了带有RFID功能的掌上游戏机,没有考虑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办玩具的兼容问题。
现有技术的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游戏机等智能设备支持NFC或者RFID感应功能,市面也有针对该感应功能的门禁、公交刷卡等行业的集成方案,但都无法直接应用在游戏、动漫等行业,原因或不足有:
1)只有部分手机支持NFC功能,如大陆版苹果考虑成本问题都取消了NFC读卡芯片,无法普及使用;
2)市面已有的部分行业集成方案,没有考虑游戏动漫产品的特点,如对游戏的简单手柄控制、声光电行为的双向互动等,无法直接应用在动漫游戏行业中;
3)体验感不好,游戏动漫甚至其他延伸教育类产品需要整体、良好的用户体验效果,直接用手机、平板电脑感应,会给用户造成体验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系统,该系统采用嵌入式虚实感应设备,从而实现了智能终端上的动漫游戏和周边产品手办玩具虚实互动。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系统,包括智能终端、嵌入式虚实感应设备和手办玩具,所述智能终端内安装有游戏智件SDK,所述游戏智件SDK包括操作系统、游戏引擎、SDK API数据接口和数据链通讯管理模块,所述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系统,以针对不同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实现兼容适配;所述游戏引擎包括U3D、COCOS2D、Unreal以及HTML5.0,用于支持不同框架的游戏、动漫和音视频软件;所述SDK API数据接口用于实现各接口的逻辑功能;所述嵌入式虚实感应设备包括数据传输模块、MCU处理模块、读卡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MCU处理模块分别与数据传输模块、读卡器模块相连,所述读卡器模块上设有NFC感应天线,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数据链通讯管理模块进行数据通讯,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MCU处理模块和读卡器模块相连用于供电;所述手办玩具为内置有与NFC感应天线相匹配的NFC芯片,使得运行于智能终端上的动漫、游戏或音视频通过游戏智件SDK,实现与嵌入式虚实感应设备以及手办玩具的互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与数据链通讯管理模块之间的通讯方式为WiFi通讯、蓝牙通讯、USB通讯或音频耳机孔通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嵌入式虚实感应设备上还设有分别与MCU处理模块相连的信息显示模块、手柄物理键模块和声音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办玩具的NFC芯片为无源的,当手办玩具靠近NFC感应天线时,会激活NFC芯片的磁场, NFC芯片感应后NFC芯片的线圈得到能量,所述能量可点亮手办玩具上的LED灯及屏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办玩具上还设有电池、马达、动作传感器,所述电池为马达、动作传感器供电,所述NFC芯片的控制端与马达、动作传感器相连,以实现手办玩具的动作互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终端为安卓智能手机、苹果智能手机、安卓智能电视或平板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守明,未经李守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04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边模限位块及包括其的铸造模具
- 下一篇:一种座包拔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