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营养大米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6578.2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9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贤金;梁颖;余向阳;李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33/105;A23L33/115;A23L3/3472;A23L3/3544;A23B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地址: | 211226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营养 大米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营养大米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中国,除南极洲外,大部分地方均有生长,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抛光、包装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大米60%—70%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聚积在外层组织中,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加工过程中都随着外壳和胚乳被除去,剩下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部分蛋白质。
米糠是稻谷加工中的主要副产物,主要包括稻谷的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等。国内外的研究和资料表明,米糠中富含各种营养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米糠油是米糠经过压榨或浸出而制取的一种稻米油,其富含油酸、亚油酸、谷维素、维生素E、谷甾醇及其他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具有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血脂、促进血液循环和人体生长发育、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等多种抗氧化。另外,米糠油还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具有耐高温、延长食品货架期和提高食品稳定性的作用。
如何提高大米的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在食用大米时对营养素的需求,是目前大米加工领域关注的问题。另外,市场上大米易氧化变质、保质期短、难以贮存,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天然抗氧化剂增强大米的抗氧化力、延长保质期的抗氧化营养大米。且操作简单,经济、有效。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抗氧化营养大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抗氧化营养大米,该营养大米以大米、米糠油、天然抗氧化剂为原料,其中,天然抗氧化剂是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其中,大米和米糠油的重量比例是1000:0.5~3,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分别占米糠油重量的2%~6%和1%~5%;优选茶多酚以茶多酚棕榈酸酯形式存在。
所述的大米是以水和米糠油分别作为抛光剂,去皮糙米经过水和米糠油进行两次抛光得到的大米。其中,米糠油中添加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含量分别为米糠油重的2%~6%和1%~5%,茶多酚以茶多酚棕榈酸酯形式存在。
所述抛光剂水的用量为6~9g/kg去皮糙米,米糠油用量为0.5~1.5g/kg去皮糙米。
上述抗氧化营养大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稻谷除杂、去石、磁选、砻谷去壳、谷糙分离得到糙米,将糙米经碾磨、过分级筛和凉米得到去皮糙米;
2)先以水为抛光剂对去皮糙米进行抛光,再以米糠油为抛光剂对其进行第二次抛光得到大米;
3)向经过二次抛光的大米中加入米糠油、搅拌均匀,在避光、15℃~20℃下静置浸油,同时进行超声波处理,浸油时米糠油用量为0.5~3g/kg大米,米糠油中添加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含量分别为米糠油重的2%~6%和1%~5%;优选茶多酚以茶多酚棕榈酸酯形式存在。
所述谷糙分离是为了达到净糙米要求,过分级筛是为了除去碎米、破米。
所述碾磨优选使用4道砂辊碾米机进行轻碾多磨。使用4道砂辊碾米机进行轻碾多磨可减少碎米、确保大米精度、提高出米率,还可降低碾米时的温度。
所述糙米碾磨、分级后凉米至20℃~25℃。可以避免高温造成米的氧化和表面微生物生长。
所述抛光剂水的用量为6~9g/kg去皮糙米。抛光剂水用量太少达不到去除糙米粗糙表皮的效果,同时使抛光温度较高,用量太多使大米的含水量升高,增加其霉变风险。
二次抛光米糠油用量为0.5~1.5g/kg去皮糙米。二次抛光米糠油用量太少不能在大米表面均匀覆膜,达不到表面光滑、光亮的效果,用量太多表面油量过高造成米粒粘结。
所述抛光剂米糠油中加有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其含量分别为米糠油重的2%~6%和1%~5%,茶多酚以茶多酚棕榈酸酯形式存在,提高了在油中溶解度,更易于浸入大米内部。
使用米糠油作为抛光剂进行二次抛光具有以下优点:
1、不仅增加大米营养成分,还可增加大米的香气,改善其感官品质。
2、可使大米表面光滑、透亮,且有光泽。
3、使大米表面形成一层油膜,有利于后面步骤中油的附着和浸入,为浸油步骤做好铺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6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色营养大米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健甜荞凉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