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rubcut和人工智能的人像背景分离及轮廓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1242.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5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伟;张冬斌;邓建强;陈志伟;吕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可睿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11 | 分类号: | G06T7/11;G06T7/136;G06T7/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rubcut 人工智能 人像 背景 分离 轮廓 提取 方法 | ||
1.基于grubcut算法和人工智能的人像图片背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采用人工智能模型分别定位出待背景分离的原始人像图片中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面积依次增大;
步骤S2、根据步骤S1定位的第三区域的位置,在原始人像图片中分割生成一个待处理的人像矩形框,所述人像矩形框包括整个人像;
步骤S3、在人像图片中以步骤S1定位的第一区域作为起始点,垂直生成至少一条前景色线,所述前景色线的长度根据步骤S1定位的第二区域的半径比例设定的;
步骤S4、根据步骤S1定位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位置,在所述前景色线两侧均匀生成多条背景色线;
步骤S5、根据生成的所述前景色线和背景色线,采用grubcut迭代算法对步骤S2生成的人像矩形框中的原始人像图片进行背景分离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rubcut算法和人工智能的人像图片背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为鼻子区域,第二区域为人脸区域,第三区域为人体上半部分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rubcut算法和人工智能的人像图片背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在所述前景色线两侧均匀生成多条背景色线至少覆盖包括人体外侧区域以及两耳边之间、两手之间和两脚之间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rubcut算法和人工智能的人像图片背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利用人像图片中像素的不对称性进行迭代去背景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grubcut算法和人工智能的人像图片背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已经定位出的人脸或者人体的上半部分的中心点做垂直线,然后以这条垂直线为中心搜索人体手与胸之间左右两侧的像素点,若发现左右两侧像素明显不对称,那么不对称的地方标记上背景色线,进一步采用grubcut迭代算法去掉背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grubcut算法和人工智能的人像图片背景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的人像图片中包括正面、侧面和背面图像。
7.一种基于grubcut和人工智能的人像轮廓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grubcut算法和人工智能的人像图片背景分离方法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将已经去除背景的人像图片进行灰度化;
步骤S11、分析已经灰度化的人像图片的像素分布图,并据此设置像素阈值;
步骤S12、根据像素阈值,设置滑动窗口检测灰度图像,当检测到边缘的时候,记录下坐标位置即提取生成人像轮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可睿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可睿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2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