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羧酸类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6727.0 | 申请日: | 201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1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何莉;李玥;陈垒;赵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41/24 | 分类号: | C07D24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4511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酸 配合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一种羧酸类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羧酸类配合物的具体配方如下:
无水乙醇:30~50ml;
2-甲基吡嗪:0.2~0.5mol/L;
氢氧化钾溶液:1.25~1.6mol/L;
催化剂:5.0×10-5~5.0×10-3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羧酸类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金属卟啉T(p-Cl)ppMn催化剂。
3.一种羧酸类配合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羧酸类配合物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30~50ml的无水乙醇、0.2~0.5mol/L的2-甲基吡嗪和1.25~1.6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倒入200mL高压反应釜内,在1.5~2.5MPa氧气压力下进行磁力搅拌1.5~2.5h,随后添加5.0×10-5~5.0×10-3mol/L的催化剂加入反应;
S2:反应结束后趁热抽滤,且滤液采用盐酸溶液酸化值PH值=2.0;
S3:在步骤S2中生成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后,再以热水重结晶,得到固体羧酸类配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羧酸类配合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磁力搅拌过程中,对200mL高压反应釜进行加热,并将加热温度维持在120~1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羧酸类配合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抽滤过程中,采用抽滤瓶进行抽滤,在抽滤前应检查玻璃纤维滤斗与抽滤瓶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密,并在玻璃纤维与抽滤瓶之间滴加蒸馏水使其连接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67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