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8207.5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忠;马广亮;姚琦;赵晓宏;刑文平;刘强强;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热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喷射 移动滑杆 试验装置 可控 喷射 机械运动 试验装置结构 固定装置 角度旋转 喷射测试 喷射装置 三维结构 固定槽 刻度表 无死角 三维 自动化 | ||
本发明涉及蒸汽喷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有呈三维结构的第一移动滑杆、第二移动滑杆和第三移动滑杆,第三移动滑杆上设置有喷射固定槽,用于固定喷射装置,同时该固定装置可由刻度表实现角度旋转可控;本发明蒸汽喷射试验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三维机械运动,同时本发明蒸汽喷射试验装置还具有喷射角度可控、喷射测试无死角,适应性强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喷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销售总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延长汽车服役寿命是各国追求的目标之一。如今,事故损坏、摩擦损坏、腐蚀损坏分别是汽车损坏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较为普遍和严重的为摩擦损坏,可能会使得汽车车辆外体或其他的车辆手持部件磨损严重,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甚至会发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随着蒸汽喷射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制造商为减少或避免汽车车辆外体或其他车辆手持部件的磨损,多采用对车辆外体、手持部件所用基板的有机涂层黏附力和抵抗力进行测试,通过行业测试规范或标准之后,即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蒸汽喷射测试试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蒸汽喷射试验装置,以通过该装置对车辆外体或手持部件进行喷射测试试验,但是传统技术中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均是固定在蒸汽喷射试验箱的喷射箱体内,无法针对测试基板进行有效的移动,并且喷射测试留有死角,喷射角度不可控,因此采用该装置进行车辆外体或手持部件的蒸汽喷射试验达不到实际测试要求,易与实际试验结果产生误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及操作方法。该装置在多年的研发基础上全面考虑多种影响因数,开发试验过程可控,试验周期短,可以为提高对车辆外体或手持部件所用基板有机涂层黏附力和抵抗力提供数据支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其中,所述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包括有:
垂直固定板,所述垂直固定板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呈平行状态的第一移动滑杆,所述垂直固定板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两个呈平行状态的第二移动滑杆;
位于所述垂直固定板上设置有与第一移动滑杆平行的上下螺杆,以及与第二移动滑杆平行的横向螺杆;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滑杆、所述上下螺杆上套设有上下滑块,所述上下滑块上活动固定有可旋转的圆盘连接块;
位于所述圆盘连接块上设置有两个呈平行状态的第三移动滑杆,所述第三移动滑杆、第二移动滑杆和所述第一移动滑杆相互垂直,构成三维空间结构;位于所述第三移动滑杆上套设有前后滑块,所述前后滑块上设置有喷射固定槽。
作为优选,上述的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其中,所述垂直固定板套设在横向螺杆以及两个呈平行状态的所述第二移动滑杆上。
作为优选,上述的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横向螺杆、两个第二移动滑杆上的首尾端通过第一固定块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的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横向螺杆和所述上下螺杆的末端均设置有可摇手轮或连接有步进电机。
作为优选,上述的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其中,所述上下滑块通过上下螺母套设于所述上下螺杆上。
作为优选,上述的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其中,两所述第一移动滑杆、上下螺杆的首尾端通过第二固定块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的蒸汽喷射试验装置,其中,所述上下滑块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圆盘连接块上设置有手柄和第一固定把手,所述手柄用于旋转所述圆盘连接块,且所述第一固定把手用于将所述圆盘连接块锁紧于所述上下滑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热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未经上海热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8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