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蜂窝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3134.0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戴初发;毛小柯;何耿波;祝诗高;张艳辉;尚龙安;权文琪;张永钦;张勇;魏俊义;庄琦;顾嘉伟;陈伟杰;郭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3/12;B32B3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毛翔威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复合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窝复合板,特别是一种双蜂窝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全球倡导技术创新、节能减耗、绿色环保的发展背景下,材料技术的高性能、环保性、轻量化、易回收是新材料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选择环保基础材料进行无胶化生产是实现材料环保的首要条件,同时蜂窝中空技术和材料微发泡技术是实现材料轻量化的首选方向,实现轻量和环保不是意味要降低材料的综合性能及其可回收性,在实现材料环保和轻量指标的同时,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并实现后续可回收是材料技术应用的关键,层积复合技术是提高材料综合性能并实现后续可回收的最佳复合工艺。因此,选用环保基础材料通过蜂窝中空或微发泡技术进行层积复合,可获得一种新型轻量的高性能复合材料,能满足交通运输、建筑、包装、防护、节能等领域所需要的轻量、环保、高性能、易回收材料的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轻量化、环保、耐用、高隔音、高节能的一种双蜂窝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方案一: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高性能多层双蜂窝复合板,包括双蜂窝复合层,所述的双蜂窝复合层包括上层、下层以及骨架,所述上层和下层均为片材结构,在上层和下层之间依次复合有2个以上的骨架,所述每一个骨架包括一个以上均匀分布并向上延伸的上蜂窝腔和一个以上均匀分布并向下延伸的下蜂窝腔,每一个下蜂窝腔设于相邻两个上蜂窝腔之间,所述上层的下表面置于对应骨架的上蜂窝腔的上表面,所述下层的上表面置于对应骨架的下蜂窝腔的下表面,所述上层的上表面是直接裸露设置或设有一层面料层,所述下层的上表面是直接裸露设置或设有一层基布层。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复合,位于上部骨架的下蜂窝腔的下表面与位于下部骨架的上蜂窝腔的上表面配合。
作为优选,使得整体排布更加整齐、合理,所述上蜂窝腔的上表面到下蜂窝腔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是5-20mm。
作为优选,降低成本又保证质量,所述上层、下层以及骨架均为PP塑料材料或pc材料,所述面料层为无纺布或地毯,所述的基布层为无纺布。上述中PP材料的中文学术名称为“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pc材料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
上述结构直接通过在上层或下层之间设置多层双空腔结构的骨架,并且相邻两个骨架之间直接接触配合,使得本产品能够根据具体的厚度设置不同的产品,而且通过骨架向上和向下延伸构成上下双空腔蜂窝结构,使得蜂窝复合材料的蜂窝空腔均布更合理,更好的满足了中空材料的双向均衡,在解决原有蜂窝中空复合材料在实现轻量化时无法满足后续自由厚度设计的限制,使得采用双空腔结构的蜂窝复合材料的厚度设计更自由,在同样面密度的基础上,采用双空腔蜂窝结构复合材料的强度更好,耐环境变化特性更优,可很好的适用于建筑、装饰、广告、隔离的户外使用要求。
还公开了一种生产上述双蜂窝复合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上层的片膜挤出步骤;
b、下层的片膜挤出步骤;
c、骨架的片膜挤出步骤;
d、在骨架的片膜挤出步骤后通过上下相互匹配的成型辊实现对骨架的拉伸从而构成上蜂窝腔和下蜂窝腔的步骤;
e、前述中的上层、下层以及拉伸定型后的骨架三者同步被送入压延复合机实现复合的步骤;
f、步骤e中通过压延复合机复合后的上层、下层以及拉伸后的骨架三者经定型装置进行去应力定型的步骤;在本步骤中所述的定型装置具有牵引装置及上下温度偏差的烘箱,该烘箱的温度为60-70度,上下加热温度偏差为+/-10度;
g、成品收卷步骤。
为了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上述方法步骤中增加下述步骤h、面料层和/或基布层的片膜挤出步骤,并将该面料层和/或基布层挤出后的片膜与上述上层、下层以及拉伸定型后的骨架一起同步被送入压延复合机实现复合;再将上述压延复合机复合后的上层、下层、拉伸后的骨架一起经定型装置进行去应力定型后最终送入步骤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隔音棉
- 下一篇:一种有效防止炫目的汽车遮阳板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