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83407.2 | 申请日: | 2016-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8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冲本浩平;味村嘉崇;熊切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从进行自动驾驶的驾驶模式向自动驾驶的程度更低的驾驶模式的顺畅的转变的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车辆控制程序。本发明的车辆控制系统具备:自动驾驶控制部,其实施自动地控制本车辆的加减速及转向中的至少一方的第一驾驶模式;以及环境控制部,在自动驾驶控制部使第一驾驶模式的实施结束而向与第一驾驶模式相比自动驾驶的程度低的第二驾驶模式转变的情况下,控制本车辆的环境装置,以使车室内的环境成为适于第二驾驶模式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车辆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关于自动地控制本车辆的加减速和转向中的至少一方的技术 (以下称作“自动驾驶”)的研究不断进展。与此相关联而公开了如下技术:检测车辆向应该从自主行驶切换为手动行驶的预定地点接近的情况,基于从自主行驶向手动行驶的切换完成为止所需的规定的转变时间来决定应该操作切换机构的时机,并基于决定的时机来催促驾驶员进行切换机构的操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61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方法中,在使自动驾驶结束或降低自动驾驶的程度的情况下,未考虑到车内环境。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从进行自动驾驶的驾驶模式向自动驾驶的程度更低的驾驶模式的顺畅的转变的车辆控制系统、车辆控制方法及车辆控制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100),其中,所述车辆控制系统(100)具备:自动驾驶控制部(120),其实施自动地控制本车辆的加减速及转向中的至少一方的第一驾驶模式;以及环境控制部,在所述自动驾驶控制部(120)使所述第一驾驶模式的实施结束而向与所述第一驾驶模式相比自动驾驶的程度低的第二驾驶模式转变的情况下,所述环境控制部(170)控制所述本车辆的环境装置(70),以使所述本车辆的环境成为适于所述第二驾驶模式的状态。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一驾驶模式为车辆乘客无需监视所述本车辆的周边的模式,所述第二驾驶模式为车辆乘客需要监视所述本车辆的周边的模式。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为基础,其中,在所述自动驾驶控制部在所述第一驾驶模式的结束预定地点使所述第一驾驶模式的实施结束而向与所述第一驾驶模式相比自动驾驶的程度低的第二驾驶模式转变的情况下,所述环境控制部在到达所述结束预定地点的时机之前的时机开始所述本车辆的环境装置的控制,以使在所述结束预定地点所述本车辆的环境成为适于所述第二驾驶模式的状态。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为基础,其中,所述环境装置包括车室内的设备,在所述自动驾驶控制部使所述第一驾驶模式的实施结束而向所述第二驾驶模式转变的情况下,所述环境控制部控制所述车室内的设备。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为基础,其中,所述环境装置包括车室内的照明设备,在所述自动驾驶控制部使所述第一驾驶模式的实施结束而向所述第二驾驶模式转变的情况下,在所述本车辆的外部的照度为阈值以下时,所述环境控制部使所述照明设备的发光量降低为基准值以下。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以技术方案5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为基础,其中,在所述自动驾驶控制部使所述第一驾驶模式的实施结束而在向所述第二驾驶模式转变的时间点之前的时机,所述环境控制部使所述车室内的照明设备的发光量降低为所述基准值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3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