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促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3886.3 | 申请日: | 201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粂干根;内藤真治;馆野启之;镰田淳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促动 | ||
1.一种旋转式促动器,被固定在车辆用变速器(11)的变速箱(39)的外壁上,作为线控换挡系统(12)的驱动部使用,
具备:
马达(30);
减速机构(31),将上述马达(30)的旋转速度减速;
机壳(84),容纳上述马达(30)及上述减速机构(31);
输出轴(33),被固定在上述减速机构(31)的输出部件(87)上,将上述输出部件(87)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上述车辆用变速器(11)的换挡挡位切换机构(14);以及
手动操作部(80),能够对上述输出轴(33)传递旋转,被设置为将上述机壳(84)贯通,至少一部分露出到上述机壳(84)外,
上述输出部件(87)具有向轴向突出的卡合销(83),
上述手动操作部(80)具有在上述机壳(84)内从上述手动操作部(80)所具有的贯通杆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臂(82),
上述机壳(84)具有在上述输出部件(87)向与全部换挡挡位对应的旋转位置旋转移动的期间中、以使得上述卡合臂(82)与上述卡合销(83)成为不接触的方式使上述卡合臂(82)退避的退避空间(88)。
2.一种旋转式促动器,被固定在车辆用变速器(11)的变速箱(39)的外壁上,作为线控换挡系统(12)的驱动部使用,
具备:
马达(30);
减速机构(31),将上述马达(30)的旋转速度减速;
机壳(84),容纳上述马达(30)及上述减速机构(31);
输出轴(33),被固定在上述减速机构(31)的输出部件(87)上,将上述输出部件(87)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上述车辆用变速器(11)的换挡挡位切换机构(14);以及
手动操作部(80),能够对上述输出轴(33)传递旋转,被设置为将上述机壳(84)贯通,至少一部分露出到上述机壳(84)外,
上述输出轴(33)设在与上述马达(30)不同的轴上;
上述手动操作部(80)设在与上述输出轴(33)同轴上,具有将上述机壳(84)中的与上述变速箱(39)相反侧贯通的贯通杆(81)、在上述机壳(84)外连接在上述贯通杆(81)上的外杠杆(62)、和
在上述机壳(84)内从上述贯通杆(81)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臂(82);
上述输出部件(87)具有向轴向突出的卡合销(83),当上述贯通杆(81)绕轴心旋转时该卡合销(83)能够与上述卡合臂(82)卡合;
上述机壳(84)具有在上述输出部件(87)向与全部换挡挡位对应的旋转位置旋转移动的期间中、以使得上述卡合臂(82)与上述卡合销(83)成为不接触的方式使上述卡合臂(82)退避的退避空间(88)。
3.一种旋转式促动器,被固定在车辆用变速器(11)的变速箱(39)的外壁上,作为线控换挡系统(12)的驱动部使用,
具备:
马达(30);
减速机构(31),将上述马达(30)的旋转速度减速;
机壳(32、84),容纳上述马达(30)及上述减速机构(31);
输出轴(33),被固定在上述减速机构(31)的输出部件(50、87)上,将上述输出部件(50、87)输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上述车辆用变速器(11)的换挡挡位切换机构(14);以及
手动操作部,能够对上述输出轴(33)传递旋转,被设置为将上述机壳(32、84)贯通,至少一部分露出到上述机壳(32、84)外,
上述手动操作部所具有的贯通杆与上述换挡挡位切换机构(14)的控制杆(26)是不同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促动器,
上述手动操作部(60、80)与上述输出轴(33)一体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电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8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攻丝机丝攻防断机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减速机其低速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