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灭火弹发射筒的挂载结构和灭火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7833.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7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史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九州尚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02 | 分类号: | B64D1/02;B64D47/00;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 发射 结构 无人机 | ||
1.一种灭火弹发射筒的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灭火无人机机体(1)的底板(11)相固定的第一固定组件(21);
用于夹持灭火弹发射筒(3)上半部分的第一夹持组件(23),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3)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1)相连接,所述灭火弹发射筒(3)用于装载灭火弹,所述灭火弹发射筒(3)上半部分为靠近所述灭火弹发射筒发射口(31)的部分;
用于与所述底板(11)相固定的第二固定组件(22),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组件(22)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1)分离设置;以及
用于夹持所述灭火弹发射筒(3)下半部分的第二夹持组件(24),其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4)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22)相连接,所述灭火弹发射筒(3)下半部分为远离所述灭火弹发射筒发射口(31)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弹发射筒的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3)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4)分别包括用于夹持第一灭火弹发射筒的夹持部(231,241)和用于夹持第二灭火弹发射筒的夹持部(232,2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弹发射筒的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31,232,241,242)包括固定半环(J1)和活动半环(J2),所述活动半环(J2)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半环(J1)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活动半环(J2)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半环(J1)的第二端能够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固定半环(J1)与所述活动半环(J2)的内壁与所述灭火弹发射筒(3)的外表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火弹发射筒的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231,232,241,24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半环(J2)第二端的手柄(S)。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弹发射筒的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夹持所述第一灭火弹发射筒的两个夹持部的中心连线与夹持所述第二灭火弹发射筒的两个夹持部的中心连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两个夹持部之间的准星安装孔(233),所述第二夹持组件(2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的两个夹持部之间的摄像头安装孔(24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灭火弹发射筒的挂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1)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2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组件(21)包括第一固定座(211)、第二固定座(212)和横梁(213),所述横梁(2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211)相连接,所述横梁(21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212)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211)与所述第二固定座(212)均与所述底板(11)相固定,所述横梁(213)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3)相连接。
7.一种灭火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机体(1)、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灭火弹发射筒的挂载结构(2)、固定于灭火弹发射筒(3)上的发射装置(4)和固定于所述挂载结构(2)上的发射瞄准装置(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火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4)包括:紧箍于所述灭火弹发射筒(3)上的固定箍(41)和固定于所述固定箍(41)外侧的舵机(42),所述舵机(42)的机臂(421)具有按压所述灭火弹发射筒(3)上发射开关(32)的第一状态和脱离所述发射开关(32)的第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火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瞄准装置(5)包括安装于所述挂载结构(2)的准星安装孔(233)上的准星(51)和安装于所述挂载结构(2)的摄像头安装孔(243)上的摄像头(52),所述准星(51)中间位置设置有X形缺口,所述X形缺口在所述摄像头(52)的视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灭火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准星(51)上下两端分别具有纵向设置的条形固定孔(511,512),所述挂载结构(2)上设置有螺孔(25),螺钉穿过所述条形固定孔(511,512)和所述螺孔(25)以将所述准星(51)与所述挂载结构(2)相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九州尚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九州尚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78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控室内模拟岩溶潜蚀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纤传感监测钢筋锈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