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综合动力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3862.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1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克勇 |
主分类号: | F02B75/40 | 分类号: | F02B75/40;F02M25/12;F02M25/038;F02F1/18;F02F3/00;F02P23/04;F02N11/00;F02N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润昌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2 | 代理人: | 李彤 |
地址: | 5474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综合 动力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烯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现有发动机虽已经改变了以前人力杠杆或其它简单机械以及其稍后的蒸汽机等低效率的发动机,但仍需要研制综合环保污染少的多种燃料作为原动能的新一代发动机,否则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不了严重的有毒气体排放问题,现今应用最多的是油动发动机,而汽油的价格浮动性大,且普遍较为昂贵。它是一种世界型的消耗品,又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所以开发新的能源是现今人类正在探索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可同时使用多种能源提供动力,其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综合动力发动机,活塞板、内燃气缸,所述活塞板设在内燃气缸上部,所述活塞板顶部通过连杆与曲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曲转轴的右端与人工启动管固定连接,左端与发动机飞轮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人工启动管右端安装有动力输出轮,所述动力输出轮与发电机主轴齿合;活塞板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磁铁I,活塞板下部设有大气缸,大气缸内固定设有电磁铁II,所述电磁铁I与电磁铁II开口相对的设置,所述电磁铁II上部为内燃气缸,所述电磁铁II与内燃气缸之间设有密封隔热板,所述大气缸的顶端边沿设有接通电磁铁I、电磁铁II 的供电电路的电子打火器;所述大气缸外侧设有环绕缸体的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外设有水电解器,所述水电解器包括蓄电池、两个电极杆、水室以及两个气室,所述气室设在水室上部,两个电极杆分别与蓄电池的两极电连接,并分别设在两个气室的下部;所述水电解器的两个气室顶部通过导气管与气缸内连通,与所述电子打火器并接一体的设置有火花塞;所述火花塞与所述电子打火器同步启停;所述大气缸底部设有螺纹盖,所述螺纹盖通过支架与发动机脚板固接;发动机脚板上设有为电磁铁I和电磁铁II储备电能的备用电池,所述发电机输出端分别与备用电池和水电解器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活塞板的下表面为倒扣的凹面形;所述冷却室分为第一冷却室、第二冷却室,所述内燃缸侧排废气管在第一冷却室内盘绕而上并环绕活塞缸数圈后上升至活塞口边沿,再朝飞轮处延伸,接近飞轮内侧;所述冷却水室顶部设有与所述水电解器的氧气室连通的辅助蒸汽管,所述辅助蒸汽管上还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出气口通过蒸汽排放管道与大气缸一侧下部的U型管连通,并且继续延伸至第二冷却室内部,在第二冷却室内曲折的绕一周,出口与所述排废气管的出口合并;所述蒸汽排放管道上部的各曲端与同一水平圆圈管相通;所述蒸汽排放管道下部的各曲端与U型管连通,所述U 型管的排废气管最低处设回收冷凝水阀门。
所述活塞板优选双层活塞板,所述双层活塞板的下层活塞板的下表面为倒扣的凹面形。所电磁铁I和电磁铁II优先为U形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除了可以使用常规燃料外,还可以利用电磁能以及水资源,磁能的成本较低,而水资源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将两者利用在发动机中可以有效的减少燃油的消耗量,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排气管道布置图。
图中:活塞板1、连杆2、曲转轴3、人工启动管4、动力输出轮5、发电机6、飞轮7、排废气管8、电磁铁I 9、内燃气缸10、大气缸11、电子打火器12、电磁铁II 13、密封隔热板14、冷却室15、第一冷却室151、第二冷却室152、辅助蒸汽管153、泄压阀154、水电解器16、导气管17、支架18、发动机脚板19、大皮带轮20、小皮带轮21、U型管22、冷凝水阀门23、蒸汽排放管道2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克勇,未经陆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3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