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倾斜式货物提升与堆叠摆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19798.2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6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丁煜华;童俊华;秦飞;喻陈楠;张敏雄;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57/00 | 分类号: | B65G5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王之怀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货物 提升 堆叠 摆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行业,涉及一种可同时进行货物提升和堆叠的机械。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与之配套的快递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在快递行业的各转运点中,快递包裹的堆叠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的;这种方法工作效率低且耗费资源,急需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倾斜式货物提升与堆叠摆放机,该机应能有效地进行快递包裹的提升和堆叠,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作强度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倾斜式货物提升与堆叠摆放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包括带有轮子的底盘、位于底盘上边用于托持包裹的主平板、安装在底盘上且顶托主平板使其进行升降运动的剪叉式机构以及安装在底盘上且对剪叉式机构施加驱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剪叉式机构由通过若干平衡螺杆铰接的前后两组多级X形剪叉单元形成;每组多级X形剪叉单元中的每一级X形剪叉单元由两个等长且非对称铰接的剪叉杆组成,使得所顶托的主平板在上升过程中往一侧倾斜并将主平板所运送的包裹滑落至指定部位;所述主平板上还设置有控制包裹滑落时间的挡板机构。
所述非对称铰接,是指每个剪叉杆的中央部位铰接点至左右两端铰接点的距离不同。
所述多级X形剪叉单元中,相邻两级的X形剪叉单元上下布置且铰接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的丝杆组件。
所述挡板机构包括可垂直于主平板上表面滑动的档板以及驱动档板的电磁铁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每一级X形剪叉单元采用非对称铰接的剪叉杆后,相比于传统的剪叉杆机械设备,可在伸展到较高高度的同时倾斜一定角度,以满足堆叠高度的不同和自动倾泻货物的需求;剪叉式机构伸缩性好,行程大,可适应较大重物提升工作,且可根据不用工况下货物提升高度的要求自定义X形剪叉单元的数量;
2、利用了大导程的丝杆,在可靠完成提升重物任务的同时提高了提升效率;
3、采用了电磁铁控制模块,可实时响应指令轻松控制挡板的闭合运动,完成自动卸货;
4、采用直流电机(自带减速箱),满足大力矩要求;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可调整不同速率,满足不同的提升需求,可正反转,方便设备展开和收拢;
5、本实用新型体形小巧,且车身后配置有推拉扶手,可在狭小空间内灵活移动,因此适应一些狭窄场合的重物搬运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槽轮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的倾斜式货物提升与堆叠摆放机,包括底盘2、轮子7、主平板1-1、主平板支座1-4、挡板2-1、电磁铁2-2、电磁铁座2-3、剪叉式机构3、电机5-1、电机支座5-2、连接板7-1、定支座7-2、动支座7-3。
附图所示的倾斜式货物提升与堆叠摆放机,包括带有轮子7(万向轮)的底盘2、位于底盘上边用于托持包裹的主平板1-1、安装在底盘上且顶托主平板使其进行升降运动的剪叉式机构以及安装在底盘上且对剪叉式机构施加驱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剪叉式机构由通过若干个平衡螺杆3-2铰接的前后两组多级X形剪叉单元形成;上述结构显然与常规的升降机类同。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所述多级X形剪叉单元中,每一级X形剪叉单元由两个等长且非对称铰接的剪叉杆组成,使得所顶托的主平板在上升过程中往一侧倾斜并将主平板所运送的包裹滑落至指定部位。
通常X形剪叉单元中,每个剪叉杆均有三个铰接点,即中央部位铰接点、左端铰接点和右端铰接点;其中,中央部位铰接点用于与本单元的另一剪叉杆铰接,同时通过平衡螺杆3-2连接对称布置的另一组的多级X形剪叉单元;左端铰接点和右端铰接点分别与上下布置的另一级X形剪叉单元铰接。常规的X形剪叉单元,中央部位铰接点至左右两端铰接点的距离相同,保证了多级X形剪叉单元能够竖直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19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切式的煤泥输送结构
- 下一篇:用于板件分离的棘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