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杯式酸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52878.4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7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将斌;张益波;周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行盈;张益波 |
主分类号: | A23C9/12 | 分类号: | A23C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毛翔威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南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奶机,特别是一种杯式酸奶机。
背景技术
酸奶由鲜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酸奶还富含乳酸菌,这些乳酸菌在人体肠道内繁殖时分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因此为人们所喜爱。除了在商场购买成品酸奶外,现在很多人已经开始在家利用鲜奶发酵亲手制作酸奶,制作酸奶时就需要用到酸奶机。
杯式酸奶机是一款目前较为常见的家用酸奶机。现有杯式酸奶机均为一体式的结构,包括杯身,位于杯身内的杯胆,能够对杯胆进行制冷制热的温控系统以及散热系统。
上述结构设计的杯式酸奶机,其考虑到杯身内的散热系统有严格的防水要求,因此导致整个杯身清洗不便;同时,上述现有结构设计的杯式酸奶机内的散热系统一般只对温控元器件进行散热,考虑到鲜奶发酵过程所需恒温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温控系统中的控制及电源元器件容易在长时间发热情况下,加快其自身的老化速度,进而影响杯式酸奶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因此,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对上述现有的杯式酸奶机做进一步的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清洗,且整机的故障率相对较低的杯式酸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杯式酸奶机,包括内置有杯胆的杯身,所述杯身的底部设有第一通气栅孔,且在其内表面上固定有能够对杯胆进行制冷制热的温控元器件,所述杯身上设有第二通气栅孔,所述杯式酸奶机还包括了底座,所述底座呈U型的壳体结构,在U型壳体结构的底座内形成U型腔室,U型腔室的一侧内置有平行于底座的中空部分,且风是吹向杯身底部的散热风扇,且与散热风扇的两侧相对应的表面上设有第三通气栅孔与第四通气栅孔,其中的第三通气栅孔与上述第一通气栅孔相对应,上述U型腔室的另一侧内置有用于控制温控元器件的控制元器件,且控制元器件对应的表面上设有第五通气栅孔,且第五通气栅孔与中空部分相贯通。
上述中的温控元器件优选半导体制冷片,其为一种公知的温控元器件,实现电制冷制热。故申请人在此对上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上述所提供的一种杯式酸奶机,其机体包括了相互分离的杯身与底座,且散热系统是安装在底座内,因此在每次使用后,其杯身的清洗过程中无需考虑散热系统是否接触到清洗水,相对简便了杯身的清洗操作。
同时,其结构中的底座呈U型的壳体结构,散热风扇与控制元器件均置于上述底座的U型腔室内,但是散热风扇与控制元器件分别位于U型腔室的单侧,且与散热风扇的两侧相对应的底座表面上设有第三通气栅孔与第四通气栅孔,与控制元器件相对应的底座表面上设有第五通气栅孔,杯身的底部开设与上述第三通气栅孔相对应的第一通气栅孔,第四通气栅孔与第五通气栅孔均与底座的中空部分相贯通,考虑到上述散热风扇在开启后,其形成的气流是朝向杯身的底部吹,此时底座的中空部分就相当于形成一个负压吸风口。因此,上述的散热风扇不但能够利用气流加快杯身内温控元器件的散热速度,同时也能够将加快底座内控制元器件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利于散除控制元器件持续工作所产生的热量。由此可见,杯式酸奶机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延长其结构中各工作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得杯身内温控元器件周围的气流能够通过第二通气栅孔快速的排向杯身外的大气环境中,从而当温控元器件对杯胆进行制冷时,提升温控元器件因持续工作而产生的热量的散除效率,所述杯身的底部内表面上固定有散热器,所述的温控元器件通过导热胶固定在散热器上,所述第二通气栅孔环布在杯身上,且位于温控元器件的外周圈。
上述的散热器优先选用铜芯铝质太阳花的结构,其紫铜芯增加温控元器件的热量传导能力,铝质太阳花结构的外周圈在增大散热面积的同时亦能够有利于散热风道90度旋转,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散热风扇产生的散热风力。
为了使得杯身上的杯胆能够长时间保持一个恒定温度值,在所述的杯胆上设有实时监测杯胆温度,并向控制元器件进行反馈的温度传感器。
上述中的温度传感器可以选用固定安装在杯胆底部的热敏电阻。
所述杯身的底部上环布有与温控元器件及温度传感器相电连接的金属弹簧针触点,所述底座的表面上设有对应上述金属弹簧针触点,并与外置电源插口以及控制元器件相电连接的环形金属接触片,且环形金属接触片与第三通气栅孔位于底座的同一表面上。
上述杯身上的金属弹簧针触点与底座上的环形进行接触片两者实现360度任意摆放且无需外力的供电连接,两者之间的供电稳定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行盈;张益波,未经陆行盈;张益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52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酸奶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杀菌机稀酸稀碱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