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生产的模塑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7650.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8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咸玟庆;权宁喆;郑然旭;秋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天尖端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5/12 | 分类号: | C08L25/12;C08L51/04;C08K9/04;C08K7/14;C08K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英;宫传芝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树脂 组合 使用 生产 制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生产的模塑制品。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括:苯乙烯类共聚物树脂;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含硅酮化合物的支化共聚物;玻璃纤维;和金属颗粒,其中支化共聚物与玻璃纤维的重量比为1:1至6:1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生产的模塑制品。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的外观品质并且可以实现低光泽金属质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生产的模塑制品。
背景技术
热塑性树脂具有比玻璃或金属更低的比重,并且具有优异的模塑性和机械性能例如耐冲击性。使用这种聚碳酸酯树脂的塑料产品在电气/电子产品和汽车部件领域正在迅速替代玻璃或金属产品。
近来,随着设计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对能够表现各种纹理的塑料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例如,对可以产生金属质地以给出更豪华的感觉的塑料外部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在塑料外部产品上实现金属质地,已经提出了使用塑料树脂制造模塑制品然后用金属或金属涂料涂布该模塑制品的方法。
然而,这种金属涂覆的模塑制品具有需要复杂的涂覆工艺、使用有害溶剂并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另外,使用涂漆的塑料外部材料可能导致外观品质的显著劣化,这是由于即使通过轻微的冲击也在涂漆部分上产生划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提出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在未经过涂覆的情况下其通过将金属粒子添加至树脂从而能够表现出具有金属质地的外观。例如,已经开发了使用鳞片状细小金属颗粒的树脂组合物和使用玻璃纤维和金属颗粒的树脂组合物。然而,这些组合物具有在注射模塑期间产生流痕或熔接线,导致外观特性劣化的缺点。
此外,随着对美学上令人愉快的产品的需求的增加,对用于呈现情绪气氛和防眩光的低光泽树脂的需求日益增长。此外,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地使用不包括消光涂覆(matte coating)或扎染工艺(padding process)制备的低光泽树脂。因此,已经提出了通过向树脂组合物中添加特定的橡胶组分而赋予树脂组合物低光泽特征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具有的问题是不能获得足够的低光泽效果,并且其它物理性能例如耐冲击强度和耐热性可能劣化。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表现低光泽金属质地而不引起诸如流痕或熔接线的外观缺陷的树脂组合物。
在日本专利公开第2001-262003号和日本专利公开第2007-197963号中公开了相关技术的实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以表现出低光泽的金属质地而不会导致诸如流痕或熔接线的外观缺陷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生产的并且可以具有优异的外观品质并实现低光泽金属质地的模塑制品。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括:苯乙烯类共聚物树脂;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含硅酮化合物的支化共聚物;玻璃纤维;和金属颗粒,其中支化共聚物与玻璃纤维的重量比为1:1至6:1。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可以包括具有核-壳结构的第一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和具有核-壳结构的第二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其中第一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和第二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可以具有不同的核组分和/或不同的核尺寸。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可以具有100至250nm的平均核直径,并且第二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可以具有251nm至400nm的平均核直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可以具有双核并且第二橡胶改性的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可以具有三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天尖端材料株式会社,未经乐天尖端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