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9497.8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种欣睿;唐晓博;李宝太;曾纪珺;付旭东;张伟;李立;韩升;聂剑飞;吕剑;马家琪;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氟硅化工有限公司;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17/25 | 分类号: | C07C17/25;C07C2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地址: | 72600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氟丙烯 反式 合成 非质子极性溶剂 碱金属氟化物 脱氟化氢反应 环境友好 五氟丙烷 氟化钾 氟化铯 亚砜类 酰胺类 醚类 酮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方法,该方法在碱金属氟化物和非质子极性溶剂存在下,1,1,1,3,3‑五氟丙烷发生脱氟化氢反应合成反式‑1,3,3,3‑四氟丙烯,反应温度为50~180℃,反应时间为0.5~24h。其中碱金属氟化物为氟化钾或氟化铯,非质子极性溶剂为醚类、腈类、酮类、酰胺类或亚砜类。本发明提供的合成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方法具有对环境友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在碱金属氟化物和非质子极性溶剂存在下,1,1,1,3,3-五氟丙烷发生脱氟化氢反应合成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反式-1,3,3,3-四氟丙烯(E-HFO-1234ze)的臭氧损耗值(ODP)为0,温室效应潜值(GWP)为6,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高GWP的氢氟烃(HFCs)的理想低碳环保替代品,如作为发泡剂替代1,1,3,3,3-五氟丙烷(HFC-245fa)、1,1,1,2-四氟乙烷(HFC-134a)以及1,1-二氟乙烷(HFC-152a),作为气溶胶喷射剂替代HFC-134a等。
中国专利CN104177219A报道了在包括含有烷基和芳基腈的有机物、含有烷基和芳基醚的有机物、含有亚砜的有机物及其混合物等溶剂存在下,HFC-245fa与碱性水溶液发生脱氟化氢反应得到HFO-1234ze。中国专利CN1852880B的实施例中报道了将由91.5%的HFC-245fa和0.0121%的HFO-1234ze组成的原料在2.0%重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鼓泡,反应出口混合物中包含15.455%的HFO-1234ze。上述合成E-HFO-1234ze技术中,HFC-245fa碱脱法使用了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和乙腈等有机溶剂,此类有机溶剂与碱性水溶液互溶,难以回收,且反应后形成氟化盐(氟化钾、氟化钠)固废,后处理麻烦,对环境不友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合成反式-1,3,3,3-四氟丙烯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碱金属氟化物和非质子极性溶剂存在下,1,1,1,3,3-五氟丙烷发生脱氟化氢反应合成反式-1,3,3,3-四氟丙烯,反应温度为50~180℃,反应时间为0.5~24h。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碱金属氟化物是氟化钾或氟化铯,优选的碱金属氟化物是氟化钾。商品化的氟化钾有常规无水氟化钾和高活性无水氟化钾,其中高活性无水氟化钾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更高的催化反应活性,本发明更优选的碱金属氟化物是高活性无水氟化钾。
本发明中碱金属氟化物与1,1,1,3,3-五氟丙烷的摩尔比为0.01~1:1,1,1,1,3,3-五氟丙烷与溶剂的质量比为0.01~10:1,优选的物料比为:碱金属氟化物与1,1,1,3,3-五氟丙烷的摩尔比为0.05~0.5:1,1,1,1,3,3-五氟丙烷与溶剂的质量比为0.1~1:1。
本发明所述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具有选择性溶剂化碱金属阳离子,并将氟离子裸露的作用,而裸露的氟离子具有非常强的碱性,从而催化1,1,1,3,3-五氟丙烷发生脱氟化氢反应。本发明选择的非质子极性溶剂是醚类、腈类、酮类、酰胺类、亚砜类或其混合物,具体的非质子极性溶剂优选自乙二醇二甲醚、乙腈、4-甲基-2-戊酮、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或其混合物,更优选的非质子极性溶剂是乙二醇二甲醚、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
本发明对反应压力没有限制,可以在常压、负压或加压条件下操作。此外,反应可以连续进行,也可以间歇进行,反应本身对反应形式无明显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氟硅化工有限公司;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氟硅化工有限公司;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9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