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后侧围结构以及具有它的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9306.1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后侧围 结构 以及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后侧围结构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车身后侧围结构由侧围内板总成与后轮罩外板通过单排焊点进行点焊焊接而成。上述车身后侧围结构不仅强度低,而且整体刚度差,易变形,更导致车身侧围后部及车身后部整体强度较低,影响车身后部扭转刚度,使车身整体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强度和扭转刚度较好的车身后侧围结构。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车身后侧围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后侧围结构包括:侧围后内板总成;后轮罩外板,所述后轮罩外板与所述侧围后内板总成固定连接;以及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侧围后内板和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外侧,且分别与侧围后内板总成、后轮罩外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后侧围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扭转刚度,增强了车身后部的整体强度和防侧碰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围后内板总成包括:D柱内板;侧围后内板,所述D柱内板与所述侧围后内板的上边沿固定连接,所述后轮罩外板与所述侧围后内板的下边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至少与所述侧围后内板、所述后轮罩外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自上向下依次与所述D柱内板、所述侧围后内板、所述后轮罩外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D柱内板包括:D柱上内板,所述D柱上内板的下边沿与所述侧围后内板的上边沿的前部固定连接;和D柱中内板,所述D柱上内板的后边沿与所述D柱中内板的前边沿固定连接,所述D柱中内板的下边沿与所述侧围后内板的上边沿的后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至少与所述D柱上内板、D柱中内板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与所述D柱上内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D柱上内板的板厚>所述D柱中内板以及所述加强板的板厚>所述后轮罩外板以及所述侧围后内板的板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围后内板具有三角形的观察孔,所述后轮罩外板具有用于与所述轮胎相适配的上轮廓,所述加强板具有与所述观察孔相适配的避让口,所述加强板的下边沿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的部分上轮廓相适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分别与所述侧围后内板的外表面、所述后轮罩外板的外表面相对应并间隔开;以及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凸起部的至少部分边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定位孔以及减重孔,所述凸起部上设有环形加强筋,所述定位孔、所述减重孔位于所述环形加强筋限定的环形区域内。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身后侧围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后侧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后侧围结构的侧围后内板总成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后侧围结构的加强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身后侧围结构100,
侧围后内板总成10,D柱内板11,D柱上内板111,D柱中内板112,侧围后内板12,侧围后内板的上边沿121,侧围后内板的下边沿122,观察孔123,
后轮罩外板20,上轮廓21,
加强板30,凸起部31,翻边32,避让口33,定位孔34,减重孔35,环形加强筋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后侧围结构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后侧围结构100包括:侧围后内板12总成10(参见图2)、后轮罩外板20以及加强板30(参见图3)。其中,后轮罩外板20与侧围后内板12总成10固定连接,加强板30位于侧围后内板12和后轮罩外板20的外侧,且分别与侧围后内板12总成10、后轮罩外板20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9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