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室内缝隙清灰的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6366.1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5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志刚 |
主分类号: | A47L11/00 | 分类号: | A47L11/00;A47L1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杨楠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 缝隙 移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缝隙清灰的移动装置,包括矩形基座,所述矩形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承载箱体,所述矩形承载箱体侧表面上和矩形基座下表面一端均设有缝隙清理机构,所述矩形基座下表面四角处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矩形承载箱体内设有清洁工具承载机构,所述矩形承载箱体上表面设有与缝隙清理机构相匹配的灰尘掏出机构,所述矩形承载箱体侧表面上设有控制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缝隙清洁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室内缝隙清灰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的缝隙一般都包括床底下、沙发底下和一些柜子底下和旁边与墙面之间的缝隙。
由于这些缝隙比较窄,由于床体、沙发和柜子体积比较大,质量比较沉,在挪动方便比较费力,因此这些所在的缝隙比较难以清理,长时间的不清理,造成细菌的滋生,有害人们的健康,由于没有专业的清理工具,操作也不方便,效果也不好,而且由于缝隙的位置,人们需要弯腰或者蹲着操作,因此为了解决这些情况,设计一种自动对室内缝隙清理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室内缝隙清灰的移动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室内缝隙清灰的移动装置,包括矩形基座,所述矩形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承载箱体,所述矩形承载箱体侧表面上和矩形基座下表面一端均设有缝隙清理机构,所述矩形基座下表面四角处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矩形承载箱体内设有清洁工具承载机构,所述矩形承载箱体上表面设有与缝隙清理机构相匹配的灰尘掏出机构,所述缝隙清理机构由固定连接在矩形承载箱体右侧表面上的一号圆形基座、开在一号圆形基座侧表面上的一号圆形凹槽、嵌装在一号圆形凹槽内的一号转动轴承、设置在一号转动轴承内的一号转动圆轴、套装在一号转动圆轴上的一号竖直转动圆盘、开在一号竖直转动圆盘侧表面上的多个弧形凹槽、开在一号竖直转动圆盘侧表面上且与多个弧形凹槽内部相搭接的多个一号条形开口、设置在每个弧形凹槽内侧表面上的短圆柱、套装在每个短圆柱上的摆动臂A、嵌装在每个摆动臂A内清洁杆、套装在每个清洁杆上的清洁毛巾、固定连接在矩形承载箱体右侧表面且位于一号圆形基座外侧的圆环滑轨、设置在圆环滑轨上的电控小车A、固定连接在电控小车A前表面的电控推动杆、套装在电控推动杆上的折形辅助杆、开在一号竖直转动圆盘侧表面上且与折形辅助杆相匹配的转动凹槽、固定连接在矩形承载箱体前表面的水平固定杆、嵌装在水平固定杆侧表面上且旋转端为水平的一号微型旋转电机、套装在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上且通过一号条形开口伸入一号竖直转动圆盘内与所对应的摆动臂A;连接的电控夹手、固定连接在矩形基座下表面一端的一组竖直圆柱、套装在每个竖直圆柱上的固定矩形板、开在每个固定矩形板侧表面上的扇形豁口、设置在每个固定矩形板上表面且伸入扇形豁口内的手动转杆、套装在每个手动转杆上的且与扇形豁口相匹配的转动清灰杆、套装在每个转动清灰杆上的手握圆筒共同构成,所述矩形承载箱体侧表面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小车A、电控推动杆、一号微型旋转电机、电控夹手电性连接。
所述灰尘掏出机构由固定连接在矩形承载箱体上表面边缘处的水平滑轨、设置在水平滑轨上的电控移动块、固定连接在电控移动块上表面的一组电控升降支架、固定连接在每个电控升降支架上表面的矩形块H、嵌装在每个矩形块H侧表面上且旋转端相对的二号微型旋转电机、套装在每个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上的摆动杆、铰链连接在一组摆动杆之间的折形掏取臂、套装在折形掏取臂上的弹性刮动板、套装在折形掏取臂上端面的手握固定圆筒共同构成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移动块、电控升降支架和二号微型旋转电机电性连接。
所述清洁工具承载机构由开在矩形承载箱体上表面的一号矩形开口、设置在矩形承载箱体内下表面的蓄水桶、铰链连接在一号矩形开口内侧表面上的多个弹簧夹手、开在矩形承载箱体后表面上且与蓄水桶相匹配的开口H、铰链连接在开口H边缘处的挡门、固定连接在挡门侧表面上的拉动把手共同构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志刚,未经戴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6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