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拉伸导线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2559.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刚;周其锋;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24 | 代理人: | 方可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导线 制作方法 | ||
1.一种可拉伸导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导线内芯:将聚碳酸酯加热到150℃~250℃,使聚碳酸酯处于熔融状态,然后将导线丝拉直并匀速从熔融状态的聚碳酸酯中穿过,从而使得导线丝表面涂布一层聚碳酸酯薄膜,之后冷却导线丝,使聚碳酸酯薄膜固化,从而形成导线内芯;
2)制作聚二甲基硅氧烷内芯:往注塑模具内注入液态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注塑模具注满后,将注塑模具在60℃~90℃的温度下加热3min~20min,使液态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得到具有粘弹性和可拉伸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内芯;
3)制作弹性芯:在温度为120℃~150℃下加热导线内芯30s~90s,使聚碳酸酯薄膜软化及处于易于变形的状态,再将导线内芯以螺旋缠绕的方式缠绕到聚二甲基硅氧烷内芯上,缠绕完成之后,冷却导线内芯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内芯,使导线丝表面的聚碳酸酯薄膜硬化,以使导线内芯的螺旋缠绕形状得到有效固定,则所述导线内芯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内芯共同构成弹性芯;
4)封装屏蔽:往液态的可拉伸材料中掺杂导电金属,从而使得液态的可拉伸材料能够导电,然后将液态的可拉伸材料涂布到弹性芯上,可拉伸材料固化后形成封装屏蔽层,以对弹性芯进行封装及屏蔽电磁干扰信号使可拉伸导线正常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拉伸导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聚二甲基硅氧烷内芯上缠绕多根导线内芯,并保证导线内芯之间的相位角之差恒定,以避免可拉伸导线在拉伸过程中的错位现象出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拉伸导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可拉伸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者为己二酸丁二醇酯与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的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拉伸导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可拉伸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具体封装过程如下:将弹性芯浸润在掺杂有导电金属的液态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然后取出,在60℃~90℃温度下加热5min~20min,使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弹性芯便被聚二甲基硅氧烷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25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体轰击制备金属网络透明导电电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缆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