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含Cr、Zn电镀污泥制备的防辐射功能集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2289.6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8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丁庆军;刘勇强;王承;张杨;耿春东;刘凯;徐意;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85 | 分类号: | C04B41/85;C04B33/132;C04B33/04;C04B33/32;C04B28/04;G01N23/00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李欣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cr zn 电镀 污泥 制备 防辐射 功能 集料 | ||
1.一种利用含Cr、Zn电镀污泥制备的防辐射功能集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再生集料和包覆在其表面的水泥浆壳层;所述再生集料由以下组分经烧结而成,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电镀污泥粉49~56%,页岩25~33%,偏高岭土14~22%,助熔剂1~4%;所述水泥浆壳层由以下组分经拌制、固化而成,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水泥62~69%,硅灰8.3~12.4%,膨胀剂5.3~8.8%,水12.5~16.0%,减水剂1.4~2.0%;
所述再生集料的烧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各组分,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电镀污泥粉49~56%,页岩25~33%,偏高岭土14~22%,助熔剂1~4%;将称取的各原料混合、粉磨,然后进行造粒,粒径为5~10mm,含水率为16~20%;2)将造粒所得成球在500~600℃下预热30~40min,再于1020~1080℃下煅烧40~50min,最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再生集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功能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污泥粉由电镀行业排放的含Cr、Zn重金属的电镀污泥经风干后制得,其中Cr2O3的质量含量≥25%,ZnO的质量含量≥15%,含水率≤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功能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页岩为页岩矿山开采破碎后的粒径≤4.75mm颗粒,其中SiO2的质量含量≥55%,Al2O3的质量含量≥20%,烧失量≤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功能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偏高岭土比表面积≥15000m2/kg,SiO2的质量含量≥40%,Al2O3的质量含量≥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功能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熔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硼砂溶解于95~100℃的水中,过滤得澄清溶液;2)在搅拌条件下向所得澄清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浓度为10~20%的硫酸溶液,直至有晶体析出,然后控制硫酸溶液的滴加速度,保证所得混合液的pH值维持在4~5,待晶体全部析出,依次经过滤、60~70℃温度下干燥1.5~2小时得硼酸晶体;3)将所得硼酸晶体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300~400℃煅烧0.5~1h,然后加热至500~600℃煅烧1~2h,最后加热至800~900℃保温1~2小时,自然冷却得玻璃态B2O3晶体;4)将玻璃态B2O3晶体、Na2O、K2O混合均匀,在500~600℃温度下预热0.5~1h,再于1120~1180℃高温下保温2~3小时,最后经水淬急冷获得B2O3-Na2O-K2O共熔物,所述玻璃态B2O3晶体、Na2O、K2O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玻璃态B2O3晶体40~50%、Na2O 25~35%、K2O15~25%;5)将B2O3-Na2O-K2O共熔物进行研磨,即得所述助熔 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功能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比表面积≥17000m2/kg,SiO2的质量含量≥85%,28d活性指数≥1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功能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剂为MgO型膨胀剂,比表面积≥200m2/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22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