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血化瘀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38249.4 申请日: 2016-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6491992B 公开(公告)日: 2017-11-28
发明(设计)人: 武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 武红亮
主分类号: A61K36/8984 分类号: A61K36/8984;A61K36/9066;A61P3/06;A61P7/00;A61P9/12;A61P37/04;A61K35/618
代理公司: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0 代理人: 刘晔
地址: 100176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活血化瘀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血化瘀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中医认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液在脉中运行,一旦经脉收到损伤,以致破裂,造成血外溢,则形成血瘀证,所谓离经之血为瘀血;另一方面,血液在正常情况下,其生理状态为如水之“流行不止”,若因病理因素影响,血液则会产生“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等情况,从而“内结为血瘀”。近年来,很多学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血瘀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血瘀证患者多有血液黏度和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其中多数病例表现为血液黏度增高和流变性降低。

“瘀”,《说文》解释:“积血也。”血瘀与瘀血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血瘀是指(1)血液行动迟缓涩滞;(2)死血壅塞血脉;(3)血脉鼻祖不同;(4)血液离经停积等四种病理状态。瘀血是指凝结不行之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瘀血既成之后又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并可导致和加重血瘀的病理状态,两者互为因果。很多血管性疾病例如冠心病或缺血性中风,中医认为是属于“血瘀证”范畴,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共同特点是:血液黏性增高、血细胞聚集性增强、血沉值增大、红细胞压积增高。这一切表明血液处于高度的浓黏聚状态,血液流动性下降、凝固性增高、流变性异常,从而导致循环障碍,而形成血瘀证,导致全身或局部血行的生理功能异常。

临床中,越来越多的患者,尤其是年纪稍长者,本身没有器质性疾病,可总感头痛脑涨,稍微劳动就胸闷、心慌、气短,终日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有时还有视物不清、站立不稳的现象。经检查,这类患者多数存在血液粘稠度高等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人体血液粘滞因素升高,就标志着无症状的疾病病程已经开始,已经由健康人发展为亚健康人,在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前,很多人往往血液流变学指标已经出现异常。如果能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血液的粘度,就可以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这对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降低血液粘稠度主要采用物理稀释法和西药药物治疗法。物理稀释法是将一定量的葡萄糖40、番生丁、蝮蛇抗栓梅等药液输入血管中稀释血液以降低血液粘度,该方法可快速降低血液粘度,但疗效保持时间较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因,且治疗过程较麻烦,不适合症状较轻的患者。西药多使用烟酸类、消胆胺、安妥明和阿司匹林等药物,该类西药能较快的降低血脂和血压,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且用药过程中易出现血压不稳等症状,不宜长期服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多数活血化瘀药物在改变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微循环、血小板、改善血管内表皮细胞功能、调节血脂、抗血栓形成、清除自由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合理利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可以达到改善血液黏度和血液流变性、增加血流量、纠正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的目的。

中国专利CN201110027875.7公开了一种由赤芍、枳壳和薤白组成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但其见效时间不确切。

中国专利CN201410315043.9公开了一种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该中药由红藤、大黄、三七、丹参、生地、犀角、紫草、徐长卿、桑枝、穿山甲、薄荷、柴胡和郁金等13味中药原材料组成。中国专利CN201410049629.5也公开了一种由绿豆、川芎、银杏叶、红花、凌霄花、刘寄奴、紫草、穿山甲、白头翁、艾叶、地榆和大蓟的中药组成的用于改善血液粘稠度的中药组合物。中国专利CN201410315043.9和中国专利CN201410049629.5均采用传统的中药煎煮工艺,工序繁琐,煎煮过程中易出现药液溢出和烧糊等现象;且上述两种中药组合物能否有效降低血液黏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中国专利CN200810102726.0公开了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脑血栓、脑梗塞和半身不遂等疾病,其治愈率可达98%。但该发明中的组合物由当归、川穹、丹参、何首乌、乳香、没药、郁金、白术、木瓜、怀牛膝、青礞、红花、地龙、肉苁蓉、琥珀、茯神、余甘子、穿山甲、水蛭、蒲黄、桃仁、天麻、黄芪、三七、胆南星、石菖蒲、党参、葛根等近30味中药材组成,组合物的原料成分过多;且该发明中的组合物制备工艺粗糙,药物起效时间不明确。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针对活血化瘀类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血脂方面,忽视了降低血液黏度的重要性。且现有的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存在原料成分较多、制备工艺繁琐、见效慢、疗效不确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血液粘度、疏通血液微循环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见效快、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红亮,未经武红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82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