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稀疏编码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5469.5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罡;王天正;刘焕明;刘宏;王欣伟;芦竹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7/277 | 分类号: | G06T7/277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稀疏 编码 粒子 滤波 目标 跟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稀疏编码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
背景技术
视频跟踪现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热点。粒子滤波算法因为它能表达比高斯模型更广泛的分布,对变量参数的非线性特性有更强的建模能力,所以受到很多研究人士的关注,但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存在计算复杂、粒子退化等问题。
近年来,为了提高跟踪速度,人们把稀疏编码引入到粒子滤波(杨晓玲.基于粒子滤波和稀疏表示的视频目标跟踪[J].信息技术.2015.(6):103-108)中。稀疏编码最早是由Mei等人将其引入到目标跟踪中,现已成为目标跟踪研究领域的热点。Wang等(王海军,张圣燕.基于L2范数和增量正交投影非负矩阵分解的目标跟踪算法[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32(2):262-269)提出一种基于L2范数以及增量正交投影非负矩阵的目标跟踪的新算法。新算法比原来的算法更快,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Liu等(Wang M,Wu Y,Deng J K,et al.Object tracking based on the joint model using L2-norm minimization[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2015,41(3):559-566(in Chinese).[王蒙,吴毅,邓健康,等.基于L2范数最小化联合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41(3):559-566.])针对稀疏编码跟踪较慢的不足,提出基于L2范数最小化的生成和判别的联合模型,有效的减少了求解L1范式的复杂程度,获得更高的跟踪精度与速度。Qi等(齐美彬,杨勋,杨艳芳等.基于L2范数最小化的实时目标跟踪[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4,19(1):36-44[DOI:10.11834/jig.20140105])去除稀疏跟踪算法中常用的琐碎模板集,将基于L1范式的模型改进为基于L2范式的目标模型,把遮挡等因素考虑到粒子滤波框架中观测似然函数,提高跟踪速度。Yang等(Yang B,Lin G Y,Zhang W G et al.Robust object tracking incorporating residual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 and discriminative sparse representation[J].Journal of Image and Graphics,2014,19(5):730-738.[杨彪,林国余,张为公等.融合残差Unscented粒子滤波和区别性稀疏表示的鲁棒目标跟踪[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4,19(5):730-738.][DOI:10.11834/jig.20140511])主要采用可变方向乘子法优化L1范式,提高了稀疏编码的执行效率。文献(孔繁锵,王丹丹,沈秋.L1-L2范数联合约束的鲁棒 目标跟踪[J].仪器仪表学报.2016,(3):690-697)在求单位模板和琐碎模板系数时,分别对系数进行正则化约束,然后运用岭回归算法和软阈值收缩方法快速求解。Zhou等(周治平,周明珠,李文慧.基于混合粒子滤波和稀疏表示的目标跟踪算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6,29(1):22-30)将全局信息考虑在内,提出基于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的混合粒子滤波算法.Zeng等(曾旭,王元全.基于局部稀疏表示的目标跟踪[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5.36(12).023)用训练好的分类器分类,区分背景和前景,减少背景因素的影响,提高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计算简单、跟踪速度快的基于稀疏编码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稀疏编码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建立基于L1-L2约束的联合目标模型;S102、对于每一粒子,采用岭回归算法求解基于L2约束的稀疏系数,采用FISTA算法求解基于L1约束的琐碎模板的系数,最终得到所有粒子的稀疏系数的极小值和琐碎模板的系数的极小值;S103、选择残差最小的粒子,并把它作为当前目标的位置;S104、将选定的残差最小的粒子的结果应用于粒子滤波目标的跟踪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大尺度运动的光流估计方法
- 下一篇:基于多目标跟踪的客流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