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4702.8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9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三宅良典;小川雅之;髙田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门构造,即使树脂制的尾门受到冲击,也能够防止破损碎片向车内外飞散。本发明的尾门构造具有:尾门(10),其被设置成使车身(1)的开口部(2)自如地开闭;和锁定装置(21),其设在尾门(10)上,并在尾门(10)封闭开口部(2)的状态下与开口部(2)卡定。尾门(10)具有树脂制的内面板(30)、树脂制的外面板(40)、和设在内面板(30)与外面板(40)之间的金属制的膜面部件(50)。膜面部件(50)与锁定装置(21)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门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尾门构造,已知如下构造,其在构成尾门的树脂制的内部件与外部件之间,配置有用于提高尾门刚性的加强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002434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然而,在这样的以往的尾门构造中,当树脂制的尾门受到冲击时,担心因开放、截断或者开有大洞而造成发生行李的飞散或部件的脱落的情况。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尾门构造为课题,即使树脂制的尾门受到冲击,也能够防止因开放、截断或者开有大洞而造成的行李向车外的排出和部件的脱落,从而从中保护乘员。
本发明的尾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尾门,其被设置成使车身的开口部自如地开闭;和锁定装置,其设在尾门上,并在尾门封闭开口部的状态下与开口部卡定,尾门具有:树脂制的内面板;树脂制的外面板;和设在内面板以及外面板之间的金属制的膜面部件,膜面部件与锁定装置固定。
根据这样的构成,金属制的上述膜面部件与锁定装置固定。由此,即使尾门因冲击而破裂,也能够通过膜面部件来防止部件向车辆内外脱落、或行李等飞散。其结果是,能够保护乘员。
此外,在尾门中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一个端部上设有锁定装置,在尾门中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另一个端部上设有将尾门轴支承在车身上的铰链机构,膜面部件与铰链机构固定。
根据这样的构成,膜面部件通过上缘部以及下缘部而能够构成两端支承构造(double-supported structure),该两端支承构造由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和另一个端部来支承。
此外,膜面部件具有:多个主桥部,其在从与车辆内外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个端部至另一个端部的范围内直线地架设;和架桥部,其在与主桥部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主桥部彼此连接。
根据这样的构成,能够提高与主桥部所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刚性。因此,能够确保尾门下部的两端的膜面刚性。
而且,架桥部在与主桥部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连接。
根据这样的构成,膜面部件的主桥部彼此由这些架桥部以最短距离连结。因此,与例如不正交的情况相比,在尾门受到冲击时能够使主桥部彼此难以分离。由此,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膜面部件的耐变形性,也能够确保变形后的膜面的刚性。
此外,膜面部件通过主桥部和架桥部而形成将膜面部件的表背贯穿的膜面开口部,并且内面板具有从内面板向着外面板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该内面板在使突出部穿插在膜面开口部中的状态下与外面板接合。
根据这样的构成,无需在外面板的内面板侧侧面上形成安装部等,因此不必担心在车外侧侧面上产生凹陷(sink marks)等。由此,在外面板夹着膜面部件而安装在内面板上的状态下,能够提高外面板的位于车外侧侧面的外观面的外观品质。
而且,内面板具有与主桥部或者架桥部连接的桥接部,桥接部与突出部相邻地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4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反盗版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牌定位的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