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2910.4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9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伟;刘军;马强;冯建雄;张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44 | 分类号: | A01N47/44;A01N47/1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40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胺苯吡菌酮 杀菌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胺苯吡菌酮和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由第一活性成分胺苯吡菌酮、第二活性成分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及助剂组成,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60~40:1,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60%。本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或微囊悬浮‑悬浮剂剂型。本发明组分合理,对作物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蔓枯病、立枯病、根肿病、云纹病、叶斑病、网斑病或锈病效果好,且其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用药量减少,对作物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胺苯吡菌酮,第二活性成分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以及助剂组成,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胺苯吡菌酮,英文名称为fenpyrazamine,CAS号为:473798-59-3,是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研究开发的开发的吡唑杂环类杀真菌剂。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途径的作用机制的病原体,显示出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防治灰霉病,用于葡萄、黄瓜、柑橘、马铃薯、辣椒、茄子、观赏植物等。
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英文名称为iminoctadine trialbesilate,化学名称为1'1-亚氨基(辛基亚甲基)双胍三(烷基苯基磺酸盐)。它是触杀和预防性杀菌剂,主要作用于病原菌的类酷化合物的合成和细胞膜机能、抑制孢子萌发、芽管伸长、附着袍和菌丝的形成。杀菌谱较广,用于防治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
申请人经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胺苯吡菌酮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进行复配,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使用复配方案,对病害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克服长期单一使用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的含有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剂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蔓枯病、立枯病、根肿病、云纹病、叶斑病、网斑病或锈病上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含有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1)第一活性成分:胺苯吡菌酮;
(2)第二活性成分: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60~40:1,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60%。
本发明一种含有胺苯吡菌酮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或微囊悬浮-悬浮剂。
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2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