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向移动底盘及其调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5705.5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山;伍功宇;王钐菖;董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电科创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0G17/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向 移动 底盘 及其 平方 | ||
1.一种全向移动底盘,包括框架(1)、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上设有至少三个全向轮(2),其中至多两个所述全向轮(2)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1),其余所有所述全向轮(2)均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框架(1)上,所述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调节部件(3)连接在所述框架(1)上,所述调节部件(3)能够调节与其连接的所述支架(4)另一端相对所述框架(1)上下运动,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每个所述全向轮(2),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全向轮(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部件(3)包括螺栓(5)、螺母一(51)、螺母二(52)、滑块(6)和弹簧(7),所述螺母一(51)和所述螺母二(52)均适配所述螺栓(5),所述滑块(6)设于所述螺母一(51)和所述螺母二(52)之间,并滑动套接于所述螺栓(5),所述螺母一(51)和所述滑块(6)之间的所述螺栓(5)处套设所述弹簧(7),所述螺母一(51)一侧的所述螺栓(5)端部铰接于所述框架(1),所述滑块(6)铰接于所述支架(4)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部件(3)还包括缓冲垫(8),所述螺母二(52)和所述滑块(6)之间的所述螺栓(5)处套设所述缓冲垫(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5)为台阶螺栓,所述台阶螺栓的两端分别包括螺纹段,两个所述螺纹段之间为光滑段,所述螺母一(51)适配所述台阶螺栓上端的所述螺纹段,所述螺母二(52)适配所述台阶螺栓下端的所述螺纹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向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包括轴套(61)和连接块(62),所述轴套(6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62),所述连接块(62)铰接于所述支架(4),所述轴套(61)滑动套设于所述台阶螺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向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61)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结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与每个所述全向轮(2)对应的驱动部件(9),每个所述驱动部件(9)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架(4),每个所述驱动部件(9)的输出轴连接对应的所述全向轮(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向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驱动部件(9)均为无刷伺服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全向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轮(2)为麦克纳姆轮或者90度全向轮。
10.一种如权利要求2-9任一所述的全向移动底盘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每个所述全向轮(2)下面设置一个电子秤;
B、旋拧每个所述调节部件(3)上的所述螺母一(51),使对应的所述全向轮(2)竖向上下移动;
C、读取每个所述电子秤上对应的所述全向轮(2)的正压力值;
D、调节每个所述螺母一(51),直到所有所述正压力值的大小一致或者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E、使该底盘悬空,所有所述全向轮(2)离地,每个所述弹簧(7)回复自由状态长度,旋拧每个所述调节部件(3)上的所述螺母二(52),使其接触所述滑块(6),所述滑块(6)接触自由状态长度的所述弹簧(7)的一端,自由状态长度的所述弹簧(7)的另一端接触所述螺母一(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电科创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电科创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57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