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竹叶黄酮的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8782.7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8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施蕊;杨宇明;陈中华;栗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16;A61K36/899;A61P39/06;A61P31/04;A61P31/12;A61P31/10;A61P9/00;A61P9/10;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3108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224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竹叶 黄酮 普洱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优质普洱茶中添加竹叶黄酮的新型普洱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于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的药物保健品。
背景技术
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之声誉。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养胃、护胃、健牙护齿、消炎、杀菌、治痢等功效。
竹叶黄酮为竹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能清除人体内活性氧自由基,防止生物膜脂质被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氧化,具有防止血管硬化,改善脑组织营养,改善心血管及脑神经系统功能以及抗癌、抗衰老、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等重要生理和药理作用。从构效关系上看,竹叶总黄酮的生理活性超过银杏叶总黄酮。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糖苷和香豆素类内酯。
对竹叶的保健功能人们早已有所认知,特别是在研究得知竹叶中富含类黄酮化合物等多种有效成分以来,许多国家加大了对竹子资源的开发力度。竹叶中天然保健成分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前景非常广阔。我国竹类资源丰富,合理充分的利用我国的竹类资源,开发偏中性或碱性饮料以及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和可食无毒防腐剂,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竹叶特有的清香味,很迎合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态。
目前竹叶提取物的产品已在部分国家上市。我国具有丰富的竹叶资源,且基本处于未开发利用状态,随着对竹叶活性成分功能性和营养性的深入研究,随着提取工艺的不断完善,竹叶活性成分将在医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及其它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内的一些城市已有竹叶黄酮产品上市,将其制成片剂、胶囊以及饮料等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调节免疫的保健功能的药物和食品。我国如此大的竹叶资源还需要我们在产品的深加工和产品推广上下一番功夫。我国目前竹产品贸易额仅占世界竹产品总贸易额的3%左右,故如何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竹类资源,摆脱我国竹产业高产量、低产值状况是当务之急,那么研究竹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是改善当前状况的一个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巨大的资源优势,良好的药理活性和极低的毒性作用,将成为一种可以开发的新型药用的资源。在人类的营养、健康和老年退行性疾病的防治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国际评价机构所列的原料库中排名,竹叶黄酮与茶多酚所列数值相近,均有优良抗氧化剂的特性。但茶多酚在破壁提取后的活性保藏是个攻关难点,因此活性物质含量会随着货架期的增长而下降。和茶多酚相比,竹叶黄酮的优势是分子式稳定,功能团只当遇见自由基才会相结合,比茶多酚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都稍胜一筹。而将竹叶总黄酮提取物作为添加物添加到普洱茶中,既作为抗氧化剂,又作为营养强化剂,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竹叶清香,富含黄酮功能因子,低热量、清热、解渴、利咽、利尿,品质十分稳定,是一种新型营养保健饮品。深入研究竹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对开发利用竹叶资源有重要意义。多数黄酮由于不易溶于冷水,水很难透过细胞壁将总黄酮溶解出来,所以用水直接提取得率比较低。通过单因素考察,设计正交实验,采用水浴法对竹叶中黄酮类物质(芦丁)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获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通过分析竹叶中所含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其现实中的实用价值,将竹叶作为廉价原材料,优化其提取工艺,提高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竹叶是卫生部确定的药食两用药材,既可药用又可食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所以竹叶是一种可以开发的新型药用资源。我国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竹子应用广泛,不仅能美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更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竹叶中的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具有医疗和保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87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释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降血糖养生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