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竹叶黄酮的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18782.7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8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施蕊;杨宇明;陈中华;栗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16;A61K36/899;A61P39/06;A61P31/04;A61P31/12;A61P31/10;A61P9/00;A61P9/10;A61P25/28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3108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224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竹叶 黄酮 普洱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含有竹叶黄酮的普洱茶,其特征在于在普洱茶中加入10-20%重量百分比的竹叶黄酮。
2.含有竹叶黄酮的普洱茶,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所组成:普洱茶80-90%,10-20%竹叶黄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竹叶黄酮的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洱茶由下述方法所制得:该方法包括晒青毛茶的制作、普洱茶菌剂的投放、发酵的控制、加入竹叶黄酮、普洱茶的干燥和陈化步骤,所述晒青毛茶的制作是采用云南栽培、野生和半野生的大叶茶,小叶茶、厚轴茶的新鲜幼芽和叶片,经“杀青”、揉捻,人工干燥或日光干燥后得到晒青毛茶;所述普洱茶菌剂的投放是指取微生物菌群臭曲霉、日本曲霉原变种、局限灰曲霉、寄生曲霉的一种或若干种的组合,依照微生物液体发酵的规范技术要求,用摇床悬浮培养的方式对菌株进行单独培养,待球状菌丝体长至80%V/V,进行单个或多个菌种的任意组分和任意剂量的组合,然后将普洱茶菌剂用匀浆机将菌球打散、匀浆,用清水稀释300‐400倍,用花洒壶均匀地洒于事先准备好的晒青毛茶中,翻动,至晒青毛茶的含水量为30‐36%,盖严保持发酵湿度;所述发酵的控制是将发酵堆用翻堆控制发酵温度在40‐55℃间,或将发酵堆用离地架式发酵,用电子继电控温装置将所置发酵架房间温度严格控制在38‐40℃,发酵时间为30‐50天,然后通过感官评价结合仪器分析方法对普洱茶的发酵程度进行判断,确定终止发酵的时间,发酵过程中每隔6天取样,微波干燥,常规方法冲泡,对其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指标进行感官评价,同时结合采用HPLC、LC‐MS分析方法对普洱茶特征成分含量变化进行检测,采用UV方法对普洱茶特征指标进行检测,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判定普洱茶后发酵终止时间;所述加入竹叶黄酮步骤是指加入竹叶黄酮提取物,以重量百分比为竹叶黄酮提取物10‐20%∶发酵完毕的普洱茶80‐90%;所述普洱茶的干燥、陈化是指将上述后发酵完毕的茶叶进行晾晒或风干、筛检、紧压或散装后置于阴凉、通风、干燥环境中进行陈化3个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竹叶黄酮的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叶黄酮提取物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
(1)取新鲜竹叶,清洗、自然晾干、粉碎研磨、过60目筛,得到竹叶粉末;
(2)将竹叶粉末与60‐70%乙醇‐水混合均匀,按照料液比为1:20‐30比例置于锥形瓶中,在50℃超声提取2h,连续2‐3次;
(3)将浸提液过滤去除竹渣,留下提取液用3倍的石油醚萃取、分层,去除上层液,将下层液过大孔树脂D101纯化,用70%乙醇‐水洗脱,收集洗脱液,并在50‐80℃下减压浓缩至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竹叶黄酮的普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叶黄酮提取物中含有碳苷黄酮和氧苷黄酮,碳苷黄酮占竹叶黄酮提取物的20‐30%,所述碳苷黄酮主要成分为下述结构式所示的荭草苷、异红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林业大学,未经西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187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释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降血糖养生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