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路橡胶圆柱密封分配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06205.6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7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恒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24 | 分类号: | B60T13/24;B60T15/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20000 四川省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路 橡胶 圆柱 密封 分配阀 | ||
1.一种多通路橡胶圆柱密封分配阀,包括主控机构、中继部、充气部、局减限制阀以及紧急增压阀,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阀体组成(1)内的主控机构包括活塞组成以及由外向内依次套接的主阀套(2)、主控套(3)和主控内套(4),所述主阀套(2)与阀体组成(1)固定连接,所述主控内套(4)套接在活塞组成的活塞杆(5a)上且与活塞杆(5a)固定连接,在所述主阀套(2)上设置有与列车管、工作风缸、副风缸、容积室、制动缸、局减室以及排大气连通的通路,在所述主控套(3)和主控内套(4)上分别设置有在分配阀不同状态下与主阀套(2)上的通路对应连通的通道,所述分配阀不同状态为充气缓解位、第一阶段局部减压位、常用制动位、制动保压位以及紧急制动位,在所述主阀套(2)与主控套(3)之间以及主控套(3)与主控内套(4)之间分别设置有若干橡胶密封圈(8),通过所述活塞杆(5a)带动主控内套(4)相对于主控套(3)上下移动,利用橡胶密封圈(8)控制相应通道的通断,随后通过活塞杆(5a)带动主控套(3)相对于主阀套(2)上下移动,并利用橡胶密封圈(8)控制相应通道的通断;
在所述主阀套(2)上设置有分别与容积室(R1)连通的容积室排气通路(R1p)以及容积室充气通路(R1c),所述容积室排气通路(R1p)通过主控套(3)上设置的容积室排气环槽(D2)与主阀套(2)上的排气通路(D1)连通,所述容积室充气通路(R1c)通过主控套(3)上设置的容积室充气环槽(G4)与主控套(3)内部的充气通路(G3)一端连通,所述主控套(3)内部的充气通路(G3)另一端与活塞杆内部通路(5e)连通,所述活塞杆内部通路(5e)与阀体组成(1)内活塞组成的下部腔室(G1)连通,所述活塞组成的下部腔室(G1)与工作风缸连通,在所述容积室排气环槽(D2)上方、容积室充气环槽(G4)下方以及容积室排气环槽(D2)与容积室充气环槽(G4)之间分别设置有橡胶密封圈(8),通过主控套(3)的上下移动,在分配阀处于充气缓解位时,所述容积室排气通路(R1p)开放且容积室充气通路(R1c)关闭,在分配阀处于常用制动位时,所述容积室充气通路(R1c)开放且容积室排气通路(R1p)关闭;
在从充气缓解位到常用制动位切换的过程中,所述主控套(3)上对应的橡胶密封圈(8)先关闭容积室排气通路(R1p)后,再通过对应的橡胶密封圈(8)将容积室充气通路(R1c)打开;在从常用制动位到充气缓解位切换的过程中,所述主控套(3)上对应的橡胶密封圈(8)先关闭容积室充气通路(R1c)后,再通过对应的橡胶密封圈(8)将容积室排气通路(R1p)打开;
在所述主控套(3)最上部设置有第一孔(G2),所述第一孔(G2)通过主控套(3)内部的缩孔(C1)与主控套(3)外周上的第一环槽(G5)相通,当主控机构处于制动保压位时,所述主控内套(4)最上端的橡胶密封圈(8)开放主控套(3)上的第一孔(G2),所述活塞组成下部腔室(G1)的工作风缸压力空气通过第一孔(G2)、缩孔(C1)、第一环槽(G5)、第二环槽(L2)及阀体组成(1)内部暗道与活塞组成上部腔室(L1)的列车管压力空气串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路橡胶圆柱密封分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5a)下部与稳定杆(6)连接,所述稳定杆(6)与套接在其外周的递动套(7)配合,在所述稳定杆(6)上套接有稳定簧(11),通过活塞杆(5a)、稳定杆(6)及递动套(7)的作用下,使主控套(3)相对于主阀套(2)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路橡胶圆柱密封分配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5a)上部设置有与主控套(3)上端面对应配合的台阶,在所述主控套(3)下部设置有与递动套(7)上端面对应配合的台阶,通过活塞杆(5a)上部的台阶结构,在活塞杆(5a)向下移动时控制主控套(3)向下移动,在活塞杆(5a)向上移动时,带动稳定杆(6)同步向上移动,通过稳定杆(6)使递动套(7)上端部顶住主控套(3)下部的台阶,控制主控套(3)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62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