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水-空气-有机溶剂三相界面制备有机半导体小分子单晶薄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1732.0 | 申请日: | 2016-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4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宏;揭建胜;张秀娟;王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54 | 分类号: | C30B29/54;C30B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半导体 单晶薄膜 辅助片 小分子 有机小分子 溶液液面 容器内壁 三相界面 有机溶剂 有机溶液 凸液面 疏水 狭缝 制备 表面疏水 溶液表面 有机单晶 机溶剂 挥发 沉积 铺展 薄膜 水面 | ||
1.一种利用水-空气-有机溶剂三相界面制备有机半导体小分子单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容器内壁的表面以及辅助片的表面均作表面疏水处理;
步骤2)然后向疏水的容器内注入适当第一溶液,第一溶液形成凸液面,凸液面弧形的边缘与容器内壁之间形成狭缝;将溶有有机小分子的有机溶液加入到狭缝中,将疏水的辅助片缓慢往复插入到第一溶液中,在第一溶液液面张力和辅助片的作用下,有机溶液在第一溶液液面定向铺展,随着有机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有机小分子在第一溶液表面沉积形成有机单晶薄膜;
所述第一溶液为水,所述有机溶液中的溶剂与第一溶液互不相容;
所述辅助片缓慢插入以不引起第一溶液表面可见波纹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结束后还包括采用转移片将有机单晶薄膜从第一溶液表面转移到目标基底上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移后的薄膜在恒温密闭的干燥器中缓慢晾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疏水处理为:采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的甲苯溶液浸泡适当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片的移动速度,由步进式平移台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片为载玻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17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