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两平一转的三自由度机器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5666.6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8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满新;冯虎田;欧屹;王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平台 大转轴 固定架 伸缩杆 小转轴 三自由度机器人 转动连接 转换 转动 工作空间 整机刚度 静平台 体积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两平一转的三自由度机器人机构,包括固定架、动平台、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的大转轴、转动连接在动平台上的小转轴、布置在所述大转轴与小转轴之间的第一、第二支链以及布置在所述固定架和动平台之间的第三支链;所述三条支链均包含伸缩杆和转换叉,所述第一和第二支链的伸缩杆均通过转动副与大转轴连接,通过转换叉与小转轴连接;所述第三支链的伸缩杆通过转动副与静平台连接,通过转换叉与动平台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巧妙,整机刚度好、精度高,具有大的工作空间机架体积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两平一转的三自由度机器人机构。
背景技术
并联机器人机构由于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误差累积小、动态性能好、结构紧凑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众多技术领域。
现有专利CN104015186A公开了一种三维平动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机构,其并联部分为两维平动一维转动三自由并联机构,该并联机构由一条RPR或PRR恰约束支链和多条无约束UPS支链组成,其中R代表转动副、P代表移动副、U代表虎克铰,S代表球铰。现有专利CN104858860A公开了一种两平动一转动并联机构,该机构包含三条支链,每条支链均含有一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通过球铰与动平台连接,一端通过转动副与固定架连接。由此可见,上述机构均含有球副,而且支链的铰链数量较多,具有较大的装配和制造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实现两平一转的三自由度机器人机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可实现两平一转的三自由度机器人机构,包括固定架、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的大转轴、动平台、转动连接在动平台上的小转轴、布置在所述大转轴和小转轴之间的第一支链和第二支链、布置在所述固定架与动平台之间的第三支链;
所述第一支链与第二支链结构完全相同,每条支链均包括驱动装置、长度伸缩杆和转换叉;两个支链的长度伸缩杆均与大转轴转动连接,连接所述长度伸缩杆和大转轴的转动轴线与连接所述固定架和大转轴的转动轴线垂直相交;所述长度伸缩杆的一端均固接有驱动装置,使所述长度伸缩杆成为主动移动副,所述长度伸缩杆的另一端均与转换叉固接,所述转换叉均与小转轴转动连接;
连接所述第一支链的长度伸缩杆和大转轴的转动轴线、连接所述第一支链的转换叉和小转轴的转动轴线、连接所述第二支链的长度伸缩杆和大转轴的转动轴线、以及连接所述第二支链的转换叉和小转轴的转动轴线共四条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第三支链包括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长度伸缩杆、第三转换叉;所述第三长度伸缩杆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长度伸缩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三驱动装置,使所述第三长度伸缩杆成为主动移动副,所述第三长度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转换叉固接,所述第三转换叉与动平台转动连接;
连接所述大转轴和固定架的转动轴线、连接所述第三长度伸缩杆和固定架的转动轴线、连接所述第三转换叉和动平台转动轴线、连接所述小转轴和动平台的转动轴线共四条轴线相互平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该机构为面对称机构,两条支链与动平台和固定架连接时,采用公共转动副,从而有效减少铰链数量,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此外,该技术容易保障不同支链的之间的运动副的轴线关系,从而降低制造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实现两平一转的三自由度机器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动平台和小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5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模块化照明装置的自动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坐标高速并联机器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