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9121.6 | 申请日: | 201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9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勇;顾永卫;顾清;薛春雨;姜琳莉;杨盟;唐晓萌;陆松伟;陈方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1/138;A61K47/10;A61K47/2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酸 普萘洛尔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普萘洛尔凝胶,主要成分为原料药盐酸普萘洛尔、促透剂、保湿剂、防腐剂、凝胶基质和水。本发明制备的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制剂具有均匀细腻,黏性适宜,易于涂展,对皮肤无刺激等特点;用于治疗浅表层婴幼儿血管瘤,不仅给药方便,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而且凝胶剂在皮肤形成药物贮库,起到缓释作用,同时患儿的顺应性更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婴幼儿血管瘤是婴幼儿常发的良性肿瘤,在新生儿中,其发病率为1.1%~2.6%,2/3发生于头颈部,其中1岁以下的婴幼儿患病率高达10%~12%,婴幼 儿血管瘤发病率高,一般情况下症状轻、瘤体小的可能会自行消退,但发生在 特殊部位的,如面部、口腔、眼、呼吸道等可能会导致毁容、功能损伤,有些 情况下还会伴有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合 理治疗。
传统上激素类药物、手术等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时产生较大的副作用,自 1998年发现盐酸普萘洛尔口服制剂对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显著以来,逐渐 取代激素等治疗手段,成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药物。盐酸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Hydrochloride),化学结构式如下:
盐酸普萘洛尔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其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制为: 短期内促进血管收缩,中期通过抑制多条血管生成信号通路,长期通过诱导内 皮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瘤体消退。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不良反应时常发生, 如浅表皮肤出现褶皱,服药期间发生腹泻,溢奶,易激,四肢发凉等。
因此改变盐酸普萘洛尔的给药形式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一个新突破。经 皮给药系统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灭活,药物的吸收不受胃 肠道因素的影响。维持恒定有效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维持作用时间长,避免 口服给药引起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降低毒副反应,使用方便,患者可以自主 用药,也可以随时撤销用药等。
凝胶剂具有外观光滑,透明细腻,稠度、黏度适宜,易于涂布等优点,因 此将盐酸普萘洛尔制成外用的凝胶剂对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研发 价值。
中国发明专利CN200410008121.7,公开了一种经皮给药系统,.一种经皮 给药系统,包括:一药物贮库、一吸附层和一隔离层,所述的药物贮库由药 物、溶剂、透皮促进剂和凝胶化剂组成;所述的药物为盐酸普萘洛尔、盐酸维 拉帕米或盐酸氯丙嗪;所述的透皮促进剂为丙二醇、油酸、月桂氮酮、聚乙二 醇四种物质的混合物;所述的凝胶化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的混合 物,以注射用水作溶剂(授权公布号:CN100386073C)。
中国发明专利CN201210420731.2,公开了一种治疗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 盐酸普萘洛尔凝胶,由盐酸普萘洛尔、凝胶基质、经皮促渗剂、防腐剂、保湿 剂、表面活性剂等按一定比例制成,所述的经皮促渗剂选自橙花叔醇、松节油、 法尼醇、四氢香叶醇、茴香脑和甘草酸二钾;所述的凝胶基质选自羟丙基甲 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透明质酸、聚乙烯醇、玻璃酸钠、海 藻酸钠和甲基纤维素;所述的保湿剂为丙二醇或甘油;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 山梨酯-60或聚山梨酯-80(授权公布号:CN102871956B)。
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647695.8,公开了一种盐酸普萘洛尔脂质体凝胶 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盐酸普萘洛尔脂质体凝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和 辅料制成的:盐酸普萘洛尔0.012%~0.075%,磷脂酰乙醇胺0.037%~ 0.150%,胆固醇0.012%~0.075%,三乙醇胺2.5%~5%,卡波姆1%~2%, 余量为水(授权公布号:CN103622903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9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拉式鼠标
- 下一篇:一种皮肤抗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